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贵港市港南区2015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正确的选项. 1.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导航不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超导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电饭煲等电器上
D.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
B.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声源出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声,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4.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 B.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救火
C.开关的塑料外壳是不导电的,用湿手拨动开关不可能触电
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尾部金属体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若物体不受力,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
C.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一个运动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6.马年春节后期,贵港遭遇了低温阴雨天气,平天山上的树枝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市民不畏严寒前往观看.“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相似,都是
A.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们能用吸管将汽水吸到嘴里,是因为有大气压的存在 B.高原地区常会感到呼吸困难,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C.塑料吸盘内能牢固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地铁进站时车身附近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1
8.下列关于新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磁悬浮列车是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半导体、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正在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C.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铜、硅、锗、砷化镓等
D.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灯丝,灯泡会特别亮 9.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已知甲重4N、乙重5N,如图所示,把甲、乙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若把甲投入足量的酒精中,乙投入足量的水中,乙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及甲、乙最终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甲、V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甲=1.6ρ水 B. ρ甲:ρ乙=27:10 C. V甲:V乙=4:9 D. V甲:V乙=1:1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始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
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
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9V B. R1的阻值为12Ω
C.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9:16 D.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值为6Ω
二、填空题(20分,毎空格1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手机就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电视屏幕上容
易“沾”上灰尘,是因为屏幕上带有 .
1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
退,她是以 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2400m,如果她用时10min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2
13.人体发热时常用湿毛巾敷在头部,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这
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说明水的 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14.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恒为3V的
电源两端,则通过甲的电流为 A,若通电10s,电阻乙产生的热量是 J 。
15.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
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则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 W,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N.
16.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发现了电流的磁
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法拉第发现了 ,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使人们发明了发电机,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17.央金同学家的一个食用油壶容积2dm,已知该食用油的密度是0.9×10kg/m,则这个
油壶最多能装 kg的食用油;若用去一半,则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
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为400N,则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
3
3
3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灯泡电阻不变).开关S闭合.当
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某一位置时,变阻器的电阻减小6Ω,电流表的示数变化0.1A,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A;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1.5A,当S1、S2都闭合是,调节滑片P,电路滑片P,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W.
3
20.一边长为a的正方体A,把它放在容器的水平底面上,然后向容器里加水,加水后物体
浮在水面上,这时水深为h,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是未加水时物体A对容器底面压强的5倍,则物体A的密度是 ,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28分) 21.(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
(2)如图乙所示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粗细均匀的直杆)示意图,当在A处施
加一个力F,可将栏杆压到如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做出此时最小压力F的示意图和重力G的力臂;
(3)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
22.(1)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2)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得物体的重力是 N;
(3)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质
量为 g.
23.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
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时,保持水平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
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
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