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扁蓄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 副本 - 图文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引言1.1植物源杀虫剂概述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植物源物质杀虫防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周礼》、《山海经》、《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本草纲日》、《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使用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药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记载。19世纪以来,随着有机合成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3R,’(Residue、Resistance、Resurgence)Ih-J题,即残留、抗性、再猖獗日益严重,以及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对新农药品种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且分解产物对环境无损害的生物农药已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主要是利用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其是杀虫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植物复杂分支代谢途径的产物。它影响昆虫对食物的选择、摄食和利用,从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行为和群体生物学(王琛柱等,1993)。Swain(1977)研究认为,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物超过了40万种,主要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生物碱、萜烯类、特异氨基酸等。目前使用的商品化农药中,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天然产物杀虫剂,印楝素制剂,鱼藤酮制剂,除虫菊酯制剂等有效成分均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1.1.1生物碱类防治害虫的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生物碱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且具有这些功能的生物碱极其繁多,其中主要有烟碱、雷公藤碱、百部碱、苦参碱、胡椒碱、黄连碱、喜树碱、三尖杉碱、毒芹碱、乌头碱、辣椒碱等。烟碱(nicotine)是茄科烟草属(Nicotiana)植物中重要的生物碱。原料来源主要是烟草(Nicotianatabacum)和黄花烟草(Nicotianarustica)的茎叶。第1次对烟碱进行描述是1809年。1828年得到提纯烟碱,19世纪后期测定了烟碱的结构及合成,之后人们对烟碱及相关生物碱的合5祷蓄提取物杀蛹活性的研究成作了很多详细地研究和报道(DavisDL等,1999)。烟碱与马钱子碱、莨菪碱、辣椒碱等生物碱还可以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等害虫。辣椒碱(capsaicine)存在于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annuum)中,辣椒碱对农作物害虫具有良好的触杀和驱避作用,其特点是药效高、持效长、可降解,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刘新(2003)等研究测定了辣椒碱与阿维菌素、三唑磷或高效氯氰菊酯的相互作用,得出其与阿维菌素和三唑磷复配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增效作用,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时则对桃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毒芹碱(eoniine)存在于伞形花科的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毒芹(CicutavirosaL.)中,该类植物在中国北方分布较为广泛,体内含有以毒芹碱为主的多种甾类生物碱,对哺乳动物有较强的毒力,施大钊(2002)等提出从毒芹中提取毒芹碱,并用此提取液毒杀大仓鼠、布氏田鼠,结果表明毒芹碱属于急性药物,其作用部位为神经系统;对大仓鼠和布氏田鼠的LD50分别为每公斤体重7nag左右和9mg左右。苦参碱(matrine),主要存在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r)中,此类植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性味苦寒,归心、肝、肾、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痒、湿疹、皮肤搔痒、疥疮麻风等,其主要成分除苦参碱外,还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醇(kurarin01)、苦参丁醇kuraridinol等(LaiJP等,2003)。对于苦参碱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医学方面,其病理学研究表明,苦参碱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司维柯等,2000)。其作用机制是苦参碱抑制部分肿瘤细胞从G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其增殖。6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苦参碱烟碱oxymatrinenicotine辣椒碱碡芹碱capsmcmeCOnlme1.1.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早期是指具有2一苯基吡喃酮结构的一类黄色素,现指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多酚类化合物中最大的一个亚类。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lO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张宪党等,2004)。医学研究方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如,大豆异黄酮可不同程度地加速小白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恢复;银杏叶黄酮能显著提高辐射小鼠的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低剂量银杏叶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毛地黄黄酮可以抑制射线辐照后的脂肪氧化,降低射线辐照后的老鼠骨髓内源抗坏血酸的含量,并提出这可能是因为其具有清除自由基而达到抗辐射、抗氧化的作用;黄芪总黄酮可有效的防止术中放疗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7蔓重堡墼望墨塑塑丝堕里壅使照射后组织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受到保护,减轻肺组织充血、实变,胸膜粘连和食道粘膜糜烂等反应(房岩等,2006;李德远等,2004;KayokoSkimoi,1995:汪德清等,1996)。从Cstaneasativa的叶中分离到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橙皮苷、槲皮素、芹菜素、桑色素、柑桔苷、高良姜素和山柰酚有抑菌作用(ChavesN等,2001)。鱼滕酮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质杀虫剂和杀螨剂,存在于豆科的15个属植物的根部,其中以鱼藤属和梭果豆属更为重要,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的原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世纪中叶,人们就把鱼藤当作杀虫剂使用,其对15个目,137科的800多种害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蚜螨类害虫效果尤其突出。朱家颖(2006)等研究得出将印楝素与鱼藤酮按照3:5"--2:6比例复配后,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增大。经李水清(2005)等研究鱼藤酮喷雾还可以有效的防治松墨天牛,在其为害盛期喷雾不仅可以抑制松墨天牛的取食活动,减少线虫的传播,还可以将栖息于树皮下刚孵化的幼虫杀死,防治效果显著而且与环境还有良好的兼容性,更好的保护了生态平衡。槲皮素(quereetin)是一类黄酮类的植物次生物质,普遍存在于棉花、番茄、洋葱和大蒜等多种植物中(柴田承二编,1978)。高希武(1999)等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了槲皮素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对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的影响,槲皮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明显降低,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诱导种群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2 ̄3倍,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提高近15倍,而乙酰胆碱酯酶对对氧磷的敏感度却提高了3.5倍,说明槲皮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降低是由于解毒酶系和乙酰胆碱酯酶综合作用的结果。牟少飞(2006)等采用人工饲料添加法,研究槲皮素对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成虫主要解毒酶系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影响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用低剂量槲皮素(0.01%,w/v)处理B型烟粉虱成虫24h后,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233倍和2.20倍,而高剂量的槲皮素对2种解毒酶没有诱导增加作用,甚至还有抑制作用,低剂量的榭皮素短时间处理烟粉虱后,可诱导2种酶活性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0.005%的槲皮素处理30rain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