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0:43:35

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语文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1.B〔A项,便笺(jiān);C项,剽悍(piāo);D项,亘(ɡan)古。〕 ...2.A(B项,蹚水;C项,无序;D项,延伸。) 3.B(?考量?,指思考衡量,是对一件事情反复斟酌,反复的推敲不断的考虑。此处使用正确。A项前后文表达内容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并列关系,应将?却是?改为?而是?。C项?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此处可以改用?指点迷津?。D项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改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后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后,困难会更多。)

4.D(A项,成分残缺,可在?受?的前面加上?成为?。B项,句式杂糅,?是众所周知的?之前加上?这?。C项,?倡导?与?机制?不搭配。) 5.B(注意前后照应)

6.在我国征收遗产税有争议,支持者认为能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反对者认为是对私人产权的侵犯。(只答?在我国征收遗产税有争议?得1分。) 7.示例:我要风,来无影,去无踪;我要云,飞啊飞,飞到天南海北;我要雨,不留情,清洗世界,滋润胸襟。(词语运用得体,句子表达顺畅4分,拟人手法恰当1分。)

8.B(文中指的是?……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相推相转的辩证思想?,而不是六十四卦。) 9.C(?汉字的内质具有敏感美,汉字的意象具有抽象美?概括不准确;?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指的是?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绎出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后的结果。)

10.①认知方式。②哲学思辨。③审美灵动性。(每点1分。如果将②③合并回答也可以。最后一段的侧重点是?汉字教育?,不在此答题范围。) 11.①紧扣标题?我怕来不及?。②总领下文,表达?只争朝夕?的主题。③与结尾形成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12.(1)用?霜?和?凉雨?比喻我曾经给母亲带来许多不幸和心寒。 (2)用?悲怆?揭示?老?的内涵,说明?我?对?老?的认识,有一种十分伤感的情怀。

13.?我怕来不及?的事:①怕来不及奉献对父母的孝心。②怕来不及陪伴

丈夫终生。③怕来不及热爱自己的孩子。④怕来不及实现自己的心愿。情感:这许多?怕来不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人生紧迫感,从而萌发出的?只争朝夕?的人生态度。

14.①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我怕来不及?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②用心灵独白的方式,抒发了?怕来不及?的急切心情和?只争朝夕?的人生情怀。

15.本文的主题在文章的首尾非常鲜明,人生必须?只争朝夕?,可谓?高调?。文中写?我怕来不及?取材于几乎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活情结,如孝敬父母、敬爱丈夫、爱护孩子、善待朋友、淡泊生活等。情感十分朴实和真挚,丝毫没有高调和张扬。 16.B(中;适合。)

17.D(都是语气副词,大概。A.介词,把/连词,用来。B.介词,比/介词,对。C.表转折的连词/表顺承的连词。)

18.B(到唐高宗时义仓的制度就开始遭到破坏了,而非宋时。)

19.而又有聚敛之臣/贪残之吏/剥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窃前世恤民之法而为当今敛民之调者/累累皆是/则义仓者亦其一端也。(画对两处得1分)

20.(1)善于谈论法规的人,不在于他有一套远离当代、不同流俗的空谈,而在于合乎时宜罢了。

(2)不必靠刑法而民众乐意听从,不耗费国家资财而民众不为饥荒所困。 参考译文:

世上那些谈论治国之道和法规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主张以夏、商、周三代以至更远的尧、舜,当作取法的根本,而把两汉、隋唐看得无足轻重。然而三代、尧舜的办法不一定在今天都适合,两汉隋唐的措施,在今天也不一定都无成效。所以善于谈论治国之道的人,不在于他能搬出远古如何如何而发高论,而在于它的意见得当就行了;善于谈论法规的人,不在于他有一套远离当代、不同流俗的空谈,而在于合乎时宜罢了。

就以义仓而论,它不出现在尧舜时代,不创建于夏、商、周君王之手,而创始于隋,盛行于唐朝。义仓的原则是以赈济贫困为根本,以救助民众为首要任务,以广泛的援助为方法,以乐意交粮为准绳,以群众依赖为便利。各自在他们的家乡建立起仓库,各让所属的群众交纳自家的余粮。并设置管理义仓的官员,严格义仓的条令,丰收年便鼓励大家交纳粮食,灾

荒年便取出发放给大家。这样,不必靠刑法而民众乐意听从,不耗费国家资财而民众不为饥荒所困。对朝廷来说,则有救济贫穷、抚恤饥荒的德政,对百姓来说,则无流离失所、饿死荒野的痛苦。在隋代则因长孙平的倡议而开始兴办义仓,在唐代则有戴胄将它推行开来,于是百姓生活赖以安定,国家开支得以减省,地方储备得以充足,而终于能够形成大业年间国富民强的政治局面。到唐太宗听从戴胄恢复义仓的建议,而终于形成贞观年间的太平盛况。后来到唐高宗时,义仓的制度开始遭到破坏,成了向百姓强行征收的项目。从这以后,义仓名存实亡了。由此看来,前代用作赈救百姓的措施,而后代变成掠夺百姓的手段;英明之主用以实现国家的治平,而昏庸之君却用它来扰乱天下,大概就是说的义仓这类事吧!

本朝革除了五代的苛暴法令,建立起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到现在已有许多年了。向百姓征调的租赋不能说不适中,征敛的名目不能说没有减少,救济贫困的政策不能说没有实行,造成各种弊病的根源不能说没有查究。然而连年以来,急于筹措守边的军费,向百姓又征收又索取,逐渐比平常厉害。而且又有那么一批善于搜刮的臣子,贪婪残暴的官吏,剥削百姓以讨好上司,夺取私物以充当公用,往往盗用前代赈救百姓的方法,而作为如今向百姓横征暴敛的名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义仓也就是其中的一件。从前所说的义仓,是以恩义为宗旨而对百姓实施行救济;如今所谓的义仓,是以?义?为名而务求向百姓搜刮。从前的义仓,是极力使百姓安定;现今的义仓,是极力向百姓聚敛。从前的义仓,是将仓建在乡里,让大家储粮,年成好则取之于民,民众饥荒又发给他们,不下命令而百姓听从,不须督促而百姓踊跃参加,所以说是以恩义为宗旨而实行救济。今日的?义仓?,则是仅有?仓?的名号而并无义仓的制度,有?义仓?的名目而没有义仓的实际作用。如果真能够恢复隋唐的方法而修建起仓库,探求隋唐设义仓的原意而施行恩义,那么救济饥荒,消除灾害,安定百姓,淳厚风俗,没有比建义仓更重要的了。假如不能这样而空设个?义仓?的虚名,以之作为搜刮的手段,那就不如不实行还好一些。 21.重商轻农 农民(意思正确即可)

22.诗人从开头?比屋皆闭户?的社会现状入手,层层展开场景,拓展画面,从?田间?至?比屋?,从?屋中?至?垄亩?,从?山颠?至?水府?,从?古来?到?如今?,从?仓?廪到?田?畴,都达到?随物赋形?的地步,让读者透过?皆??尽??犹??常?等充满感情色彩的时间、程度副词而看

到唐末重商轻农的政策给社会带来的不幸后果,虽属平铺直叙,却颇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23.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接写后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扣分,但只写后句不给分。)

24.在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不患人??不病人?,不随便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强调的是人要?克己?。?君子病无能焉??求为可知?则是在?克己?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自我内省。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克己??内省?两个要点各占1分,综合阐述1分。)

25.⑴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2)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3)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4)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6.提示:美好的东西往往早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早被我们所拥有,只是有待我们去发现她,品味她,珍惜她。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语文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1.B〔A项,便笺(jiān);C项,剽悍(piāo);D项,亘(ɡan)古。〕 ...2.A(B项,蹚水;C项,无序;D项,延伸。) 3.B(?考量?,指思考衡量,是对一件事情反复斟酌,反复的推敲不断的考虑。此处使用正确。A项前后文表达内容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并列关系,应将?却是?改为?而是?。C项?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此处可以改用?指点迷津?。D项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改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后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后,困难会更多。) 4.D(A项,成分残缺,可在?受?的前面加上?成为?。B项,句式杂糅,?是众所周知的?之前加上?这?。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