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0:53:14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兹有年矣 兹:现在 .B.租赋之调不为不中也 中:中意 .C.则恤灾弭患 弭:消除 .D.以为征取之术 术:手段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道以振乏为本 则思知足以自戒 ..B.浸暴于常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C.名存而实废矣 木遭之而叶脱 ..D.其义仓之谓乎 其皆出于此乎 ..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建立义仓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它在隋初、唐初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议论有关义仓的问题,其旨在于抨击时弊。

B.建义仓本为农民丰年储存粮食,荒年用以救灾,是利国利民的善举。但到宋时,贪官利用义仓制度向百姓聚敛,?义仓?已名存实亡。

C.作者在文中无情地抨击了宋代官吏借?义仓?之名,行盘剥农民、谀上肥私之实,致使义仓不仅名存实亡,而且成了农民的一大祸害。 D.文章以明主、昏主如何对待义仓,义仓今昔的实质性变化,两两对照,一一剖析,脉络清晰,深刻有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 又 有 聚 敛 之 臣 贪 残 之 吏 剥 下 以 奉 上 刻 私 而 徇

公 往 往 窃 前 世 恤 民 之 法 而 为 当 今 敛 民 之 调 者 累 累 皆 是 则 义 仓 者 亦 其 一 端 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善言法者,不在乎超世迈俗,在乎宜而已矣。(4分)

(2)不烦于刑而民乐从,不费于国而民无困。(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7分)

庄居野行 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

【注】姚合(约779~约846),唐末诗人、官员。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

21.本诗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 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 表示了深厚的同情。(2分)

22.这首诗几乎通篇用赋,体物写志,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23.上述材料所强调的共同人格修养与《荀子·劝学》中的? ?(填写原文)可谓异曲同工。(2分)

24.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观?请简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

(2)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3) ▲ , ▲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4)沧海月明珠有泪,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 。(李白《行路难》)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举办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推广活动,每当人们看到电视展播各地新农村的崭新风貌时,会惊奇地发现,有一些原本非常熟悉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一上了电视,竟然也是如此美丽,令人不禁感叹:平时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我为什么还要化那么多钱到远方去观光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兹有年矣 兹:现在 .B.租赋之调不为不中也 中:中意 .C.则恤灾弭患 弭:消除 .D.以为征取之术 术:手段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道以振乏为本 则思知足以自戒 ..B.浸暴于常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C.名存而实废矣 木遭之而叶脱 ..D.其义仓之谓乎 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建立义仓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它在隋初、唐初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议论有关义仓的问题,其旨在于抨击时弊。 B.建义仓本为农民丰年储存粮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