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箱涵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箱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6.2安全交底及设备验收管理 6.2.1进场操作人员教育及安全交底
安全教育分为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两部分。三级安全教育包括:①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前安全法规教育;②定期安全意识教育;③工人上岗教育;④各工种结合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有:①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及新工艺、新材料使用的技术安全交底;②施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交底;③特殊工种安全交底。○4现场交通安全交底 6.2.2设备验收及检查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搭设完毕以后,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施工设备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人员实施。 2、每星期一次例行定期检查,由监理组和安全员实施。 3、班组每天结合上岗安全交底进行安全上岗前检查。 4、按工程进展需要,由专业部门组织实施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6.2.3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1、为保障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安全运行,首先是机械设备方确保以完好的机械设备提供给施工现场使用。带“病”的机械设备及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负责为机械设备进入现场作业而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场地等必需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设备作业妨碍或不安全
21
箱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因素,夜间作业的设置充足的照明。
3、机械设备进入现场的作业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交底。 6.3用电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1)认真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并作为日常施工用电检查的标准。
(2)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可靠性、安全性,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电工操作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必须做好配电箱的日常清理保洁工作;安全用具和消防器材(电气专用)应完整。
(3)现场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装得正确、拆得彻底、修得及时、用得安全”;按时对漏电开关作漏电动作试验,动作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工地现场各配电箱要编号。按规定检查电箱的电气元件和箱体的完好程度,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接地良好,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整改,检查和巡视施工现场的线路有无乱拖拉现象,违章现象要及时整改。
(4)熟悉大型设备的操作程序,做好设备电气等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5)不得指派无电工执照人员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非专业电气工作人员,严禁乱动电动设备;专业电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有关规程和规定,坚持按电工执照中批准的工作范围工作,自觉
22
箱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抵制任何方面的违章专业命令,必要时向安全部门报告。
(6)对施工用电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严格管理,切实做到计划用电、节约用电。
(7)施工场地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工作,采取必要的电气防火措施,配备电气专用灭火剂。 (8)严禁带电施工。 2、用电安全一般规定
(1)现场施工采用三相五线制。
(2)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照明与动力用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4)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采用绝缘子,不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绑扎。
(5)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照明使用安全电压。 (6)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按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例行保养维护工作,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7)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采取绝缘保护以及保护安全距离等措施。
(8)电力线和设备选型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9)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10)十分潮湿的场所使用安全电压,设置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
23
箱涵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不使用无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
(11)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和其它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6.4施工机械操作安全措施
要杜绝或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搞好桥梁工程中特种机械在使用中的安全防范。
1、建立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主管责任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部)→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的安全体系。
2、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操作人员在关键危急时刻的临时处置正确与否,关系到群体的生死、巨额财产的存毁。
(1)、针对所操作设备的特点、大小难度、技术含量、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操作人员。
(2)、对选择的操作人员制定上岗培训计划。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考核颁发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3)、依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做好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根据各种机械的特点确定保护措施,包括劳动条件的改善,作业时间的安排。
(4)、对操作人员建立一种约束机制。操作人员上岗后,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签订安全管理合同并与经济挂钩,分清义务和责任,制定服务承诺与奖罚措施,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才能有的放矢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机械自身安全状况是保障安全的重点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