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 图文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6/30 19:31:24

比较。

六、实验思考

1、加入开环极点或开环零点对系统的Bode图及Nyquist曲线有何影响?对系统性能有何影响?

2、计算机所绘制出的Bode图与Bode渐近线一样吗,为什么? 3、如何绘制?从0??时的Nyquist曲线?

4、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实验八 控制系统的超前和滞后校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掌握频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3、掌握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掌握设计给定系统的超前校正环节的方法,并用实验验证校正环节的正确性。

二、实验内容

1、系统1结构如图8-1,分别加人

Gc1(s)?3和Gc2(s)?1.5(0.072s?1)两种校

0.05s?1正续置,分析比较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系统2结构如图8-2,分别加人

Gc1(s)?3和Gc2(s)? 图8-1

3(4s?1)两种校正续置,

40s?1分析比较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图8-2

三、实验方法

1、键人程序h1.m s=tf('s');

G0=20/(s*(0.2*s+1)); Gc1=3;

Gc2=1.5*s*(0.072*s+1)/(0.005*s+1); G0pen=[G0 Gc1*G0 Gc2*G0] for i=1:3

Gclose(i)=feedback(G0pen(i),1,-1) end

图8-2

figure(1)

29

step(Gclose(1),'r',Gclose(2),'b',Gclose(3),'g') figure(2)

bode(G0pen(1),'r',G0pen(2),'b',G0pen(3),'g') 观察并记录校正前后的响应曲线图8-2和图8-3,可见.加入校正装置Gc1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动态性能明显得到改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远小于原系统;超前校正环节Gc2的加入使系统幅频特性改变,截止频率后移,给系统增加了正的相位角,使相位角超前,增大系统幅值裕量,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动态件能。

s=tf('s');

G0=10/(s*(0.2*s+1)*(0.1*s+1)); Gc1=3;

Gc2=3*(4*s+1)/(40*s+1); G0pen=[G0 Gc1*G0 Gc2*G0] G0pen(3)

图8-3

2、求系统2的滞后校正装置,键人程序h2.m

for i=1:3

图8-4

Gclose(i)=feedback(G0pen(i),1,-1) end

figure(1)

step(Gclose(1),'r',Gclose(3),'b') figure(2) step(Gclose(2)) figure(3)

bode(G0pen(1),'r',G0pen(2),'b',G0pen(3),'g')

图8-5

加Gc1后系统单位阶跃曲线如图8-4所示,即加入纯比例校正装置时系统变得不稳定。加Gc2前、后系统单位阶跃曲线如图8-5所示,加入滞后校止装置后系统单价阶跃响应的动态性得到明显改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远小于原系统。

四、实验步骤

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K,若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时,位

s(s?1)置输出稳态误差?ss?0.1rad,开环系统截止频率?c?4.4rad/s,相角裕度??450,幅值裕度

h?10dB,设计串联无源超前网络。键人程序H3.m

%自定义函数modtraget()求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的开环增益。

30

function[sysopen,kc]=modtraget(sysold,kd) sys=zpk(sysold);

[z p k]=zpkdata(sys,'v'); ind=find(p~=0);

p1=zeros(1,length(ind)); for i=1:length(ind)

Gclose(i)=feedback(G0pen(i),1,-1) p1(i)=p(ind(i)); end

sys1=zpk(z,p1,k);

[num,den]=tfdata(sys1,'v'); k1=polyval(num,0)/polyval(den,0); kc=kd/k1; sysopen=kc*sys

%自定义函数modtraget()求满足稳态误差要求的开环增益,Pmd为相位格量的给定指怀。 function[modelcompensator,Wcnew,Wcold,alpha]=leadcmpst(sysopen,Pmd) [Gmo,Pmo,wcgo,wcpo]=margin(sysopen); phacmp=Pmd-Pmo+5; pnc=phacmp*pi/180;

alpha=(1-sin(phc))/(1+sin(phc)); Gaincmp=10*log10(alpha); [mag,phase,W]=bode(sysopen); [l,n,c]=size(mag); mag1=zeros(c,1); for i=1:c

mag1(i)=20*log10(mag(1,1,i)); end Wcold=wcpo

Wcnew=interpl(mag1,W,Gaincmp,'spline'); Zc=Wcnew*sqrt(alpha); Pc=Zc/alpha;

modelcompensator=zpk(-Zc,-Pc,1/alpha); %主程序,输入系统期望性能

31

Gmd=10; Pmd=45; ess=0.1; kv=1/ess;

disp('?-?μí3?£Dí'); sys=zpk([],[0,-1],1);

disp('?ú×??èì?òa?óμ??a?·?μí3?£Dí'); [sysopen,kc]=modtraget(sys,Kv); sysopen

disp('D£?y?·?ú?£Dí');

[Cmp,Wcnew,Wcold,alpha]=leadcmpst(sysopen,Pmd); Cmp

disp('D£?yoó?μí3?£Dí'); sysnew=Cmp*sysopen figure(1) clf

sysclose1=feedback(sysopen,1); sysclose2=feedback(sysnew,1); step(sysclose1,'r:',sysclose2,'b') figure(2) clf

bode(sysclose1,'r:',sysclose2,'b')

图8-6

图8-5

系统单位阶跃响膨曲线如图8-5所示,所设计的超前校正装置改善了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系统伯德图如图8-6所示,,所设计校正环节为超前校正环节。

五、实验要求

1、复习校正方法的有关内容。

2、记录原系统及加入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 3、记录原系统及校正后系统的瞬态响应,并加以分析。

六、实验思考

1、超前和滞后校正对改善系统性能有什么作用?什么情况下不宜采用超前校正, 2、有否其他形式的校正方案?参数如何?怎样模拟?可以自己拟定校正方案,在实验中验证。

32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比较。 六、实验思考 1、加入开环极点或开环零点对系统的Bode图及Nyquist曲线有何影响?对系统性能有何影响? 2、计算机所绘制出的Bode图与Bode渐近线一样吗,为什么? 3、如何绘制?从0??时的Nyquist曲线? 4、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实验八 控制系统的超前和滞后校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通过实验掌握频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3、掌握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掌握设计给定系统的超前校正环节的方法,并用实验验证校正环节的正确性。 二、实验内容 1、系统1结构如图8-1,分别加人Gc1(s)?3和Gc2(s)?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