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学概论
在首都设立国家档案局,指导中央和地方国家档案馆工作,但又尊重地方档案机构的自治权。三、瑞典式。所设立的国家档案馆是具有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双重职能,国家档案馆同作为其分馆的地方档案馆之间,形成有隶属关系的档案馆网络。 (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变动主要特点是: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发展过渡。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属于分散式的管理体制。 1954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之后,逐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
我国档案事业的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重视党对档案事业的领导,重视政府部门对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支持。
第十一章 档案机构
一、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1.国家档案局3.档案科(处)
2.地方各级档案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对国家全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全国规模的档案机构进行管理,各级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的档案室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需要长期保存的档案、历史上形成的档案,设立各级各类档案馆统一保管;全国的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地、分层负责地进行监督和指导。
1.国家档案馆
二、档案馆 2.专业档案馆
3.企事业档案馆
1.国家档案馆: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可分为中央级和地
区级,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两类。
1)性质: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2)综合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看,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第二、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来看,档案馆的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工作。第三、从档案馆的职能来看,它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而且致力于社会化的服务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基本职责: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长远需要服务。
档案馆的基本任务:第一、接收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第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第三、参与编史修志
2.专业档案馆: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其一特殊专业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
1)类型:一、特殊载体档案馆(照片、电影等)。二、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0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必须建立城市建设档案馆,是为社会提供城建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的科技文化事业单位。三、部门档案馆:是指在某一专业系统内,为保管某些专门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类型。从其主体上看,一般可以将其看做是公共性质的档案机构。 3.企事业档案馆:是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并主要为本企业单位服务的档案机构。包含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企业档案馆应是保存企业档案的基地,是企业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②企业档案馆主要是服务本企业,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服务。③企业档案馆收藏和管理本企业档案。
1).企业档案馆的特点:
①综合性。企业档案馆是保存本企业档案的基地,其馆藏内容具有综合性(包括科技档案、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等)。②专业性。企业档案构成中,科技档案所占比重极大,主要围绕专业性突出的科技档案开展工作。 2).企业档案馆的职能
①.存储保管好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档案信息的利用中心,向本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具有国家和地方重要意义的档案。②负责本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工作,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③编研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④宣传教育职能 2)企业档案馆设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设置档案馆的企业必须是大型以上企业和企业集团。②企业档案馆的设置必须考虑到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情况。③企业档案馆在机构设置上应该是企业的内部机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④企业档案馆在设置时可以考虑实现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
三、档案室:是各机关(包括团体、学校、工厂、企业等)同意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 1)档案室的性质:
①档案室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档案室具有对本机关的依附性。②档案室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在我国,机关档案管理最为普遍的方式是由其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但是,档案室也有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义务。档案室一般不可能成为永久报关单干的基地,只能是一种过渡性、中间性的档案机构。③档案室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馆藏档案构成具有单一性。 2)档案室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档案室是机关内具有参谋和咨询作用的部门,为机关管理和机关职能活动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支持。档案室工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机关管理工作和业务职能得以延续重要手段。二、档案室是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机关档案室是国家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档案室是档案形成后首先提供利用,并且大量发挥现实作用阵地;档案室是先
期保管具有长远价值档案的过渡性机构,它为档案馆工作创造条件。 3)档案室的任务。
基本任务: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具体任务: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负责管理本单位全部档案和相关资料,并积极组织提供利用。科学管理档案是档案室的基础工作,为本机关提供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定期把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室一角的档案,其完整性、价值高低、整理质量、保管状况等,直接影响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影响到国家文化遗产积累和保护状况。 4)档案室的类型:
1.普通档案室。主要是负责管理机关的党、政、工、团文书档案。2.科技档案室。科技档案室是指保管科技档案的专门档案机构。3.音像档案室。这是保存影片、照片、录音带等特殊载体的档案室。4.人事档案室。通常依附于人事管理部门或组织部门,也称职工或干部档案室。5.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本机关形成的各种普通档案、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6.联合档案室。同一地区的一些机关联合起来设立一个档案机构,负责保存和管理这些机关形成的档案。7.档案信息中心。
四、新型档案机构:①文件中心②档案寄存中心③档案事务所④现行文件资料中心(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新型档案机构)。
1)文件中心: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是按地区、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1.我国甘肃永靖县,1988年,第一个。
2.文件中心的特征:①主要是一种实体性管理机构,主要目标是为那些大量的休眠文件提供一个效率高、耗费低的安全庇护所。文件中心一般不从事与文件内容有关的研究活动,这是它和档案馆在职能上的一个根本区别。②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档案管理机构,规模大、服务对象多、资金集中、专门性强、人员素质高。③文件中心对其保管的处于休眠阶段的文件只有保管权,而无所有权,所有权仍属其形成机关④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者与档案馆之间的一个中间性机构,它要对双方负责,首先要尊重文件形成者的利益和要求,同时又要负担起为档案馆积累档案的任务⑤文件中心可以同时承担文件管理咨询与培训的职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