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化学教学课堂,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学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无疑是化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现代技术教育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课本知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以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新的现代教育体系,而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理论教学合理整合,展示宏观物质的微观结构,优化理论教学
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是一门通过宏观物质的性质研究微观结构的自然科学。微观领域中的电子、原子、分子等,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使之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很好地使微观粒子宏观化,“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能够直观性地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球体,通过动画演示,球体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及原子核内部的更小微观结构,学生的大脑此时将会形象的记住电子和原子,增强理解,加深记忆,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可以克服实验器材和空间因素的制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现行的化学教学中,虽然增加了许多实验,但绝大多数为演示实验,传统的教学时教师台上做,学生台下看,因空间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教学进度紧,又不能重复,也不允许拉长时间观察,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革新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可以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优化一些演示实验 3.1模拟一些安全性不好的实验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如有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爆、易燃、危险性大等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视频功能、模拟功能与网络资源,进行模拟实验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04稀释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制作课件对浓H2S04滴人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0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3.2模拟一些规模较大的或难以完成、难以见到的实验。
有些规模较大的实验。如某一气体的制取、除杂(往往不止一种)、检验、收集、性质分析、尾气处理等,这种实验费时、费力、成功率低-又如硫酸工业制法生产流程;可利用课件进行模拟演示。实验视频还能解决老师难以完成和学生难以见到的实验。如液氮的低温实验(即活鱼在液氮中),干冰的有趣实验,即干冰将氨气冷凝为液氨,液氨又将水蒸气冷凝为冰的实验及大气环境的保护等等。
3.3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改变观看时间。
有的实验进行速度过快,学生不易观察,如:钾溶于水反应速率快,有些学生还没有观察清楚,反应就已经结束,如果重做实验将浪费药品,这时可通过观看实验课件重温实验。有的实验进行速度过慢,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进度,可将某些次要的过程压缩而慢放。如:酯的水解,可制作一个课件:用三个烧杯分别盛放等量的乙酸乙酯,然后在一个烧杯中加入水,一个烧杯中加入酸,一个烧杯中加入碱,再分别加入红色的油漆。再分别放在水浴中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速率,说明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速率不同。
4.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合理整合,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教师经常强调一些操作规范,如H2还原氧化铜开始和结束的操作顺序等,教师仅仅进行讲解,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常常“屡教不改”。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合理整合,可利用课件,将这些错误的操作及其破坏性的后果一起通过模拟实验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
5.利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利用计算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其途径可利用计算机设计模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如:各种排水测气装置、各种集气装置等,都可让学生通过鼠标拖动仪器,组合成各种装置。因计算机不受仪器、药品实物等限制,学生可以反复试做,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学生思维更具有深度。也避免了一个教师五十几个学生,不能完全指点与辅导的尴尬。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为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创造了条件。化学教学中一些难以实现的试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远程实时交互功能和通讯功能,有助于进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张巍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
门宇恒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黄运柱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