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宝能城市公馆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悬挑型钢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宝能城市公馆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悬挑型钢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4)脚手架的拆除,应绕建筑物周边逐步分解,不允许踏步式作业。
(5)作业人员进入岗位后,应先进行检查,如遇薄弱部位时,要先加固,对拆除步层留存的物件、垃圾等,先清理,在传入建筑内或装入容器。
(6)翻脚手片时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时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堕落伤人。
(7)当日离岗前,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确认无隐患后方可下班。
(8)外架拆至地面或悬挑型钢端头时,特别是最后立杆时,应相互配合,防止倒架事故。
(9)运送到地面的材料,应及时按类码放整齐并及时清运至材料库进行保养,以便下次运用。
(10)外架拆除时要做好外墙装饰和其它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 5.4 脚手架搭设及使用期间的监测措施 5.4.1监测的项目
脚手架搭设及使用期间的监测包括:立杆与悬挑型钢的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架体稳定性的沉降观测。 5.4.2测点的布设
根据脚手架规模,测点的布设按照单一架体面设一个监测面的要求以及总体和局部的原则进行布设。具体布设如下:
1、沉降点的测设
(1)跨度大于50m每一面设置3沉降观测点(两转角各设置1个,中间设置1个),单一面沉降观测点不少于二个。
(2)转角处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
(3)沉降点观测的方法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2、位移点的测设
(1)位移点的设置按照脚手架搭设时立杆的位置线进行观测。 (2)位移和变形的测设采用观测和尺量的方法进行 3、监测的频率及时间
(1)脚手架搭设前进行初始数据的测量。 (2)脚手架往上搭设5层进行观测一次。
(3)每段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每1个月进行观测一次。
32
宝能城市公馆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悬挑型钢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4)由于深圳夏季常受台风袭击,因此在每次台风后均应进行观测一次。 5.4.3监测的要求
本工程脚手架监测数据以外架搭设的质量要求为报警值,当实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时,应停止上部的施工,组织人员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工。
全站仪监测数据预警值:脚手架顶端水平位移超过25mm或垂直度变化超过20mm。 每次监测形成的监测报告必须经检测人、项目负责人签字,提供给施工、监理等各方。 第六节 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按公司体系标化文件编制执行。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发生的重大坍塌、沉陷、倾斜、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普通工伤事故不得启动本预案。
6.1 组织机构及职责
6.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和分工
应急救援组织为分公司及项目非常设机构,设应急救援总指挥一名,应急救援副总指挥一名。下辖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善后工作组、后勤供应组、事故调查组等五个非常设临时机动小组。
项目应急组织机构如下:
现场抢救 组长 : 马勇林 技术处理 组长 : 廖祝平 善后工作 组长 : 穆明放 后勤供应 组长 : 邹建生 事故调查 组长 : 何学斌 副总指挥:主任工程师及生产经理 付晓、杜锐 事故现场总指挥:项目经理 叶土昌
33
宝能城市公馆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悬挑型钢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1) 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1) 在公司授权下发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令;
2) 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制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3) 现场的指挥与协调;
4)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5) 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6) 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7) 决定应急撤离,以及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 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1) 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操作任务;
2) 向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3) 协调、组织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4) 在平时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进行检查,并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3) 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1) 抢救现场伤员; 2) 抢救现场物资;
3) 在必要情况下组建现场消防队; 4)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 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1) 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2)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5) 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1)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2)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3)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4)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5) 保险理赔事宜的处理 (6) 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 1) 保护事故现场;
2) 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34
宝能城市公馆二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悬挑型钢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3) 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4) “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 5) 进行经验性的总结。 (7) 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
1) 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2) 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3)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4) 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6.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在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各职能科室、项目部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1) 应急总指挥由项目经理(叶土昌)担任;
(2) 应急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及项目主任工程师(杜锐、邹贵华)担任; (3) 现场抢救组组长由项目的专职安全(陈军) 担任,项目部质安员组成人员为成员; (4) 技术处理组组长由项目的技术员(廖祝平)担任,项目部人员为成员; (5) 善后工作组组长由项目的专职安全(穆明放)担任,项目部人员为成员; (6) 后勤供应组组长由项目的材料员(邹建生)担任,项目部人员为成员; (7)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的安全主任(马勇林)担任,项目部人员为成员; 6.2 应急准备
6.2.1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1、培训
应急组织全体成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加入应急救援组织的人员的及时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1)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2) 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3)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4) 事故报警;
5)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 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2、演练
原则上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全体成员半年演练一次。救援组织成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6.2.2 救援器材的落实
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就落实救援器材的费用,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
3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