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5.2 鹏之徙于南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5.2 鹏之徙于南冥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3:40:01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夭阏(yāo è) 抢榆枋而止(qiǎnɡ) ...B.蓬蒿(pénɡ ɡāo) 藐姑射之山(shè) ...C.形骸(ɡāi) 以盛水浆(shènɡ) ..

D.舂粮(chōnɡ)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nàn jiànɡ) ...

解析 A项中“抢”应读“qiānɡ”。B项中“蒿”应读“hāo”,“射”应读“yè”。C项中“骸”应读“hái”,“盛”应读“chénɡ”。

2.下列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④⑤⑥

解析 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辩”通“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 ) 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B.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

解析 A项中“不过”的意思是“不超过”,而在现代汉语中“不过”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B项中“果然”的意思是“吃饱的样子”,而在现代汉语中“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中“无力”的意思是“没有力量”,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D项中“文章”的意思是“错杂的花纹”,而在现代汉语中“文章”指“作品,著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也 .

解析 A项用。B项把。C项目的连词,译作“来”。例句与D项均为“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C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南冥者,天池也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解析 C项南:名词活用为动词,往南飞。 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物莫之伤”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两句的句式特点相同。 B.“以盛水浆”与“以说吴王”均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以”后的宾语。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与“南冥者,天池也”都是判断句。 D.“吾闻言于接舆”与“去以六月息者”均为状语后置句。

解析 A项中的两个句式均属于否定陈述句中代词宾语前置。B项中的两个句子均省略了介词“以”后的宾语。D项中的两个句子均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C项中的前一个句子只是一般陈述句,而不是判断句。

二、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朝菌不知晦朔 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 ①②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③指长,④指身高。

8.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 B.极,非常 C.高超,绝妙 D.横渡,横穿

E.穿越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E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 .(3)绝妙好辞。( C ) .

(4)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A ) .(5)佛印绝类弥勒。( B ) .9.翻译下列句子。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而彭祖到如今还是以长寿闻名于世,人们与他相比,不是很可悲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_唯_形_骸_有_聋_盲_哉_夫_知_亦_有_之_是_其_言_也_犹_时_女_也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藐姑射之山(miǎo) (2)秕糠(bǐ) ..11.解释下列词语。 (1)绰约:形容体态美好。 (2)疵疠:灾害,疾疫。 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藐姑射之山:“藐”通“邈” (2)吾以是狂而不信也:“狂”通“诳” (3)犹时女也:“女”通“汝” (4)世蕲乎乱:“蕲”通“祈” 13.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

答案 ??哉???之。??也,??也。 14.翻译下列句子。

(1)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译文:他的精神专注,使世间万物不生灾害疾病,年年五谷丰登。 (2)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译文:谁肯纷纷扰扰把俗物当回事!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

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外篇·山木第二十》) .

注 雁:鹅。

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其:它的 .B.舍于故人之家 舍:留宿 .C.先生将何处 处:处理 .D.其唯道德之乡乎 乡:归宿 .解析 处:对待。

16.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庄子行于山中?.? ?山?②夫子出于.?也?③此神农黄帝之法则.? ?④有为则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 ①介词,在;②介词,从。③名词,原则;④连词,就。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译文:如今主人的鹅,因为无用而被杀掉。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译文: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为外物所牵累呢? 18.我们可以从这个寓言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这两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两点:第一,事物的性质不同,即使用同一标准,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得到的结果必然不会相同。所以,在对事物进行比较时,要首先看到本质的区别,那么,对结果就会有明确的认识。第二,观察事物不能只看外观,不重视实用性。大树尽管枝叶繁茂,也会为人们所弃;鹅不能鸣,同样是无用之物,同样不为人所留。从实用这一标准上来讲,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相同的。

参考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它的枝叶非常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

庄子从山中走出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无用而被杀掉。先生将如何自处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似乎稳妥,其实不然,所以还是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也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为原则,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为外物所牵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情态,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只有道德才是真正的归宿啊!”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夭阏(yāo è) 抢榆枋而止(qiǎnɡ) ...B.蓬蒿(pénɡ ɡāo) 藐姑射之山(shè) ...C.形骸(ɡāi) 以盛水浆(shènɡ) ..D.舂粮(chōnɡ)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nàn jiànɡ) ...解析 A项中“抢”应读“qiānɡ”。B项中“蒿”应读“hāo”,“射”应读“yè”。C项中“骸”应读“hái”,“盛”应读“chénɡ”。 2.下列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④⑤⑥ 解析 ①“培”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