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D1——污泥斗上部半径,m,取4m; D2——污泥斗下部半径,m,取2m。 (7)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V1?(m3)
h4?D?D145-4i??0.05?1.025(m) 22DD1D??1.02545245?442??hDV1?4[()2??(1)2)]?[()??())]?595.6(m3)
32423242式中
i——池底坡度,取0.05;
h4——池底落差,m。
则污泥斗的总容积为595.6+12.68≈608>150 ,符合实际要求。 (8)沉淀池池边高度H?(m)
H??h1?h2 ? h3?0.5?4?0.5?5(m)
式中
h1——池子超高,m,取 0.5m; h3——缓冲层高,m,取 0.5m。 (9)沉淀池总高度H(m)
H?h1?h2?h3?h4?h5?0.5?4?0.5?1.025?1.73?7.755(m)
4.5.3初沉池进水系统设计计算
两座沉淀池中间设置一座配水井,沉砂池的水通过两根管径为管径为DN=900mm,流速1.2m/s,水力坡度1.7‰的管道直接送到内层套筒,进行流量分配。
配水井的有效水深取H1=3.0m,内外径分别取去D1=3.0m、D2=5.0m,中间隔墙厚度取0.3m。沉砂池的水由井底进入,流经溢流堰到配水井。 4.5.4 沉淀池进水设计计算 (1)中心进水管的直径D(m)
D?4Qmax?2?v4?1.5?1m
2???0.924
式中
D——中心进水管的直径,m
Qmax——最大设计流量,m/s; v——管内流速,取0.9m/s。 (2)进水竖井
设计设置进水竖井的口径为1.5m并安置8个尺寸为0.5×1.5m2的出水口沿井壁均匀分布。出水口流速v2(m/s)
v2?(3)导流筒
Qmax1.5??0.125(m/s)
2?0.5?1.5?62?0.5?1.5?8 导流筒的过流面积f(m2)
f?式中
Q10.75??15(m2) v30.05s-1; Q1——单个沉淀池的设计流量,m3· v3——导流筒内流速,m·s-1,取0.05m·s-1;
导流筒的直径D3(m)
D3?4f?4?15?4.37(m) 3.14?4.5.5 沉淀池出水系统设计计算
出水整流采用三角堰板溢流形式,在出水堰内侧设置浮渣挡板以防止浮渣随水流冲走,淹没深度为0.4m。设计取集水槽超高0.3m,槽内水深0.5m,槽的总高度为0.8m。
(1)环形集水槽的设计流量为q (m3/s)q?Q10.75??0.375(m3/s) 22(2)集水槽采用单侧集水环形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宽b(m)
25
b?0.9(kq)0.4?0.9?(1.2?0.375)0.4?0.66(m)
式中
k——安全系数,一般为1.2~1.5,取1.2; (3)出水溢流堰
采用集水槽双侧90°的三角堰口出水。 每个三角堰流量q(m3/s)
q?1.343H1式中
2.47?1.343?0.042.47?0.0005m3/s
H1——堰上水头,m,取0.04m。 所需三角堰的个数
n?4.5.6初沉池刮泥机设备选择
Q10.75??1500(个) q0.0005 据上述数据,由《环境设备选用手册》查得,选用DZG-45型单周边传动刮泥机,利用静水压力排泥,排泥管管径取500mm,出水管采用DN800mm的钢管。其各项具体规格如下:
表4-5刮泥机规格表
型号 DZG-45
池径/m 45
池深/m 4
周边线速度/(m/min)
3
驱动功率/kW
1.5
4.6 A2/O生物反应池设计计算
4.6.1 A2/O法生物脱氮除磷设计参数及规定
综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指南》和《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对A2/O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参数要求,制成下表:
26
表4-6 A2/O法生物脱氮除磷设计参数及规定 名称
BOD污泥负荷Ns/[kgBOD5·(kgMLSS·d)-1]
污泥浓度/(mg/L-1)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水力停留时间/h
TN负荷/[kgTN·(kgMLSS·d)-1] TP负荷/[kgTP·(kgMLSS·d)-1]
泥龄θc/d 溶解氧浓度/(mg/L)
厌氧段DO<0.2
温度/℃
13~18 数值 0.15~0.2 2000~4000 25~100 100~300
6~8;厌氧:缺氧:好氧=1:1:(3~4)
<0.05 0.003~0.006 20~30
好氧段DO=2;缺氧段DO≤0.5;
4.6.2工艺设计可行性判断
设经过初沉池的BOD5降低了20%,此时BOD5=400×(1-20%)=320mg·L-1,再结合上文章节2.2有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可行性分析的指标,进行评价。 (1)BOD5/CODcr=320/900=0.36>0.35,可生化性较好。
(2)BOD5/TN=320/58=5.5>3,COD/TN=900/58=15.5>7,满足反硝化需求,且当BOD5/TN>5时氮的去除率大于60%。
(3)BOD5/TP=320/10=32>20,COD/TP=900/10=90>30,生物除磷效果明显。 所以符合设计条件要求,验证通过。 4.6.3 A2/O生物反应池设计计算
生物反应池设计各项参数取值定为BOD5污泥负
Ns=0.15kgBOD5/(kgMLSS·d),回流污泥浓度Xr=10000mg/L,污泥回流比取R=50%。设计拟采用三组生物池并联运行的方式。 (1)曝气池混合液浓度X(mg/L)
X?R0.5?Xr??10000?3333(mg/L) R?10.5?1(2)内回流比RN
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