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1:22:22

人教版高中语文学案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2.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臣等不肖( ) 刎颈之交( ) 舍广成传( ) 缪贤舍人( ) .....见臣列观( ) 相如虽驽( ) 臣语曰( ) 使人遗赵王书( ) ....睨柱( ) 秦王不怿( ) ..

2.填空。

本文节选自《史记》,作者 ,字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家。《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共 篇,包括 、 、 、 、 。记载了从 到 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乃辞谢( ) ②从径道亡( ) ③间至赵矣( ) ④臣请就汤镬( ) ......

⑤左右皆靡( ) ⑥为赵王寿( ) ⑦秦王竟酒( ) ⑧位在廉颇之右( ) ....⑨一介之使( ) ⑩徒以口舌为劳( )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时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2.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3.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学案

4.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5.历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1)①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②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2)①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②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

B.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C.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D.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

窃:谦词,私自、私下 靡:退却 竟:最终

2.下面“请”有不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③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 ⑤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②⑤/③④ D.②④⑤/①③

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C.召有司案图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下列语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蔺相如者,赵人也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3)于是相如前进缶 ..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学案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B.①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②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C.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②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

8.下列语句中能表明蔺相如“不畏强秦,有胆识”的一组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③秦王怒,不许 ④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⑤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好后,赵王慑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此时,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赴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B.廉颇的保驾护行使秦王想在渑池会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的胆识和勇敢又展示了赵国不甘臣服的精神。

C.在渑池之会上,秦御史书曰“令赵王鼓瑟”的“令”字别有深意,这个“令”字,充分显示了秦王的威势和秦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胆怯和赵国的弱小。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学案

D.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胆识慑服了秦王,他表现得不卑不亢,反击得有理有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背后有赵国的“盛兵”和廉颇的支持。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闲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闲,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

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其辩得幸太子 ②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

B.①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②后擅权,多所变更 ..C.①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 ②书数十上,孝文不听 ..

D.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③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⑤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⑥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为人严肃刻薄,不近人情,但是他能言善辩,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深得孝文帝太子及景帝的赏识和宠幸。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他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能。

D.晁错的改革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晁错的父亲急忙从颍川赶来劝说他,晁错不为所动,父亲饮药自尽。不久,晁错也被斩于东市。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2)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学案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2.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臣等不肖( ) 刎颈之交( ) 舍广成传( ) 缪贤舍人( ) .....见臣列观( ) 相如虽驽( ) 臣语曰( ) 使人遗赵王书( ) ....睨柱( ) 秦王不怿( ) ..2.填空。 本文节选自《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