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
A. 强调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 C. 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
B. 主张知行合一 D. 认为人性本善
25、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根据材料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李贽
C. 朱熹
D. 王阳明
26、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5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 答案:
1-5ADBCB 6-10AABAA 11-15CAADC 16-20CBBCA 21-25DADCB 26(1)关键:诚信或取信于民。理念: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2)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评价: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矛盾。
(3)原因:君主专制;废除丞相。 (4)借鉴:德治、自省、民主。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