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知识天天练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5

基础知识天天练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5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03:38

B.一个呈“S”型增长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解析:种群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K值,但不能大于K值。

答案:B

18.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年份 50 80 种群数量(只) - - - - 80 80 80 80 捕捉标志数(只) - - 80 80 80 80 第二次重捕数(只) - - 重捕个体中的 16 8 10 13 - - 标志数(只) 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 )

解析:首先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分别计算出1972、1973、1974、1975这四个年份的种群数量,即400、800、640、约492;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作为纵坐标绘制出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C。

答案:C

19.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 D.互利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关系。从曲线可以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个周期,发现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物。两个种群若存在竞争关系,一个种群的增长可导致另一个种群的减少。两种群若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则两曲线呈平行关系。

答案:B

20.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析:三种蝌蚪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可构成竞争关系;锄足蟾蝌蚪数量减少较多,表明水螈更喜食它;由于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水螈,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无水螈的池塘中,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足,近似呈J型增长,但由于蝌蚪间的竞争关系,最终仍然呈S型增长。

答案:A

21.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时间(天)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成虫数(只)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解析:据图可知,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加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当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改变,所以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答案:C

2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两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解析: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食物、空间等)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可以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并繁殖,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答案:C

23.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种群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24.适当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用生态学观点进行解释是

( )

A.过度密植导致害虫大量繁殖 B.过度密植造成通气不良 C.过度密植造成种内斗争激烈 D.过度密植造成杂草生长旺盛

解析:由于土壤的矿质养料和水分有限,生存的空间有限,如果作物比较单一,同种生物要求的生态条件又相同,种内斗争就激烈,所以长不好、减产。

答案:C

2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解析: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都是由多种生物组成的,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并不只有一个红树物种,还包括与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而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是由单一的物种——红松组成的,不能构成群落,而是一个种群。

答案:D

二、简答题(共40分)

26.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________。

(2)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组别 0 2 3 3 4 12 4 2 3 3 株数/m2 解析:(1)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害虫防治。

(2)取样调查要求随机取样才具有科学性。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所有个体。 (3)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取多组邻近数据的平均值。 答案:(1)害虫防治(只要合理均可)

(2)只要是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的均正确(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3)3株/m2

27.(1)研究人员将S1和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C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图和B图都表现出“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关系,由A图知在T1=15 ℃时,S1在竞争中获胜。在T2=25 ℃时,S2在竞争中获胜。若T1和T2交替变化时,它们的关系仍符合竞争曲线。

(2)由图可知,在B点时,出生率-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的净增量最大,而在D点时,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达到K值。

答案:(1)①竞争 ②如下图:

(2)①B D ②可以根据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最大的负荷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等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28.下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二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搜索更多关于: 基础知识天天练 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5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一个呈“S”型增长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解析:种群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K值,但不能大于K值。 答案:B 18.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年份 50 80 种群数量(只) - - - - 80 80 80 80 捕捉标志数(只) - - 80 80 80 80 第二次重捕数(只) - - 重捕个体中的 16 8 10 13 - - 标志数(只) 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