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中考物理素养突破大二轮复习北京专用版(讲义+新题):专题05 压强、浮力的相关判断
2020中考物理素养突破大二轮复习北京专用版(讲义+
新题):专题(五) 压强、浮力的相关判断
|题型诠释|
浮力与压力、压强的综合题近些年在北京中考中多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并且难度较大。对于这类题,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物理过程较繁杂,致使学生思维混乱而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由此总结:浮力与压力、压强综合题突破点:
①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用整体分析法来进行受力分析;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ΔF压=ΔpS=ρ液gΔhS;
③将物体放入一柱形容器中,液体未溢出,ΔV=ΔhS,浮力等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即F浮=ΔF压。
支持面所受压力、柱状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力与浮力的三力关系对比
示意图
(已知容器自重G1;容器内液体重G2;物体A重G3)
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F1 与未放入A时比较,支持面所受的压力的变化量ΔF1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2 与未放入A时比较,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变化量ΔF2
物体A所受浮力F浮
类型一 一个物体放在不同液体中
1.[2018·顺义一模] 水平桌面上放置的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和乙两种不同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ZT5-1所示,两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ρ液g VA
ρ液g V排
ρ液g VA
ρ液g VA
ρ液g VA
F浮
G3=F浮
F浮
F浮
F浮
G2
G2+F浮
G2+G3
G2+F浮
G2+F浮
G2+F浮
G3
G3=F浮
G3
G3—F=F浮
G3+F=F浮
G1+G2
G1+G2+G3
G1+G2+G3
G1+G2+G3
G1+G2+G3-F
G1+G2+G3+F
图ZT5-1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 C.密度计越靠上的刻度,对应的密度值越大
D.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2.水平桌面上四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不同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的位置如图ZT5-2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 ( )
图ZT5-2
A.容器甲中液体密度最小
B.小球在容器甲中受到的浮力比在容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 C.容器丁中小球对液体的压力最小 D.容器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3.如图ZT5-3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木球A和B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木球静止时液体均未溢出,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小于乙容器的底面积,盐水、水、木球密度的关系为ρ盐水>ρ水>ρ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ZT5-3
A.木球A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木球B排开盐水的体积 B.木球A排开水的质量小于木球B排开盐水的质量
C.放入木球A和B后,甲、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D.放入木球A和B后,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4.[2019·燕山一模] 如图ZT5-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容器中液体液面相平,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液体中,静止后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ZT5-4
A.F1一定大于F2 B.F1一定小于F2 C.F1不可能小于F2 D.F1不可能大于F2
类型二 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液体中
5.[2019·通州一模]如图ZT5-5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绳悬挂着实心铅球和铝球,将其全部没入水中,此时水未溢出,两容器中水面高度恰好相同。此时台秤的示数分别为N1和N2,细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图ZT5-5
A.N1=N2 T1=T2 B.N1>N2 T1
6.(多选) [2018·密云一模] 如图ZT5-6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ZT5-6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