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交际礼仪笔记
期末复习
一、 “礼仪”一词的含义
二、 初次见面的礼仪(握手、介绍、名片)
三、 交谈礼仪(善于倾听、知人善谈、交谈的避讳、私人问题) 四、 个人形象礼仪
1. 仪容
2. 仪表:着装(“TPO”原则、女性着装的要求、男性着装的要求、佩戴饰物的要求) 3. 仪态
五、 人及交往的法则(三A法则、白金法则)
六、 商务办公礼仪(公务接待的程序、顺序位次的排列、电话礼仪) 七、 宴会礼仪(五个M、西餐礼仪
礼仪:社会公认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对他人表示尊重,且社会地位、交往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的一种交往规范----------(什么是礼仪) 三层含义:
1. 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2. 礼仪准则或者规范是一种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或者共同认可的 3. 礼仪是个人的学识、修养、品质的外在表现。
握手顺序:上级在先,长辈在先,主人在先,女士在先
一个人和多人握手: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后客、先女士后男士 由近到远(不清楚对方的时候)顺时针的方向(圆形桌上)
时间通常为两到三秒
力度:与女士握手用力轻。
使用礼仪在线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1.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含义:人际认知、人际交往中形成的最他人的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的内容:容貌、服饰打扮、动作姿态、语言表达 第一印象的特点:行程迅速、难以更改 2.塑造良好的日常个人形象 要具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要以诚恳而坦率的态度对待别人、要注意幽默文雅的谈吐、要有得体的表情和举止动作
3.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个人的仪表理解表明了他的修养身份,一个公司职员的仪表礼节,代表了公司的礼仪和风度。因此,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基础。
与人见面先称呼
人际交往中的称呼语:称呼是人际交往语言中的先行官
称呼,是指热门呢在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目前社交场合中,称谓语一般有五种: 1通称:也叫一般称,如通知、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等 2姓名称:对于一些奶奶令年龄、职务相仿、好同学、好朋友、好同事等常用的称呼语 3职务称:以北城湖人所承担的职务来作为称呼语的称呼 4职业称:以被称呼人所从事的职业来作为称呼吁的称呼 5亲属称:称呼与自己有着直接关系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人 亲属称在传统意义下,有敬称和谦称两种
与人见面的执意礼
致意:与相知的友人之间在距离较远或不宜多谈的场合,用无声的动作语言,相互表示友好与尊重的一种问候礼节.
相互致意的顺序:
晚辈先向长辈致意,男士先向女士致意、地位低者先向地位高者致意、未婚者先向已婚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
常用的致意方式:
一 举手致意,在公共场合远距离遇见朋友的时候’ 二 点头致意,不适宜交谈的场合
三 微笑致意 常与其他礼仪相伴而行
四 欠身致意,被他人介绍和他人向自己致意时 五 脱帽致意,女士不行脱帽礼
见面鞠躬显文雅
鞠躬礼源自中国先秦时代,两人相见弯腰曲身待之.由原本鞠躬者对地方的惶恐和畏惧转变为尊敬对方的礼貌动作. 行鞠躬礼时应注意的问题: 施礼时不可戴帽、互相瞩目,不得斜视和环视、一般场合行李应是一鞠躬
见面时吻抱的分寸
吻礼,属于欧美国家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吻面颊礼,贴面礼,同性、异性都可以使用. 2 吻额头礼,长辈亲吻晚辈额头中间
3 吻手礼,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 4 拥抱礼 流行于欧美,多用于热情友好的场合
5 合十礼,佛教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见面和告别的礼节
传情表意要握手
握手是世界通行的见面礼
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见面时的礼节.它又可称为是人类相同的”次语言”. 握手应注意的问题:
1、 握手的前后的顺序(位高优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先进门主人先伸手表热情,离开客人先伸手 b) 社交场合女士优先,工作场合职位优先 2、 握手的时间和力度
a) 力度要适度(两公斤左右) 3、 握手时注意面部表情 4、 注意用右手握手
a) 右手为尊 5、 不要带手套握手 6、 不要交叉握手
如果一个人要与多个人握手怎么办? 认识的: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后客,先女士后男士 不认识的:由近到远 圆桌上:顺时针(逆时针一般表示不太好的事) @敬酒顺序先最重要客人,然后再顺时针(重要客人在主人的右边或者对面) 在中国古代,中国创造了自己的”握手方式”-----拱手作揖
在拱手礼时,一定是左手握住右手。
与人相知要介绍
介绍是社交活动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是互相认识的桥梁,交往的第一步。 1、 自我介绍
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以及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什么关系
a) 介绍的内容:(寒暄式)姓名、职务、单位。(社交式)还要有兴趣爱好,籍贯等 b) 语言要流畅、完整,初次见面不要用缩略词 c) 尽可能节省时间
d) 介绍的实际:对方比较关注时、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时、公共场合有陌生人在时 e) 位低的人先自我介绍,需要了解别人时先自我介绍 2、 他人介绍
第三者介绍,经第三者为彼此不认识的双方相互进行引见,或把一个人引见给其他人的介绍方式 介绍人:东道主、长者、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专职人员(公关、礼宾、文秘、办公室接待者等) 介绍顺序:将知道对方是谁的优先权赋予更加受尊重的一方。 ·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晚来者介绍给早到者;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名片是人们用交际或送给他人做纪念的一个介绍性媒介物。
索要名片的方法:
1) 交易法:先给自己的名片给对方,对方会回一张名片。
2) 明示法:熟人之间,直接向对方提出交换名片的要求(地位几乎平等的) 3) 谦恭法:下级对上机,晚辈对长辈。 先赞美对方,提出需要保持联系,(铺垫)询问对方的联系方式(名片)。 4) 平等法:与明示法相似,平辈之间。 对待对方给名片: 起立,双手接过名片,看名片,放进上衣口袋或者专门的名片夹里。
相互交通善交谈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情感交流的渠道。
大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小到“好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口头语言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
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讲求谦和,以礼为先;西方文化讲求竞争,重视自信。 宗教:中国受佛教影响“生来为马牛相报”;西方受基督教影响“愿主保佑你”。 社会习俗:中国受封建思想影响“男尊女卑”;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讲“女士优先”。 口头语言的影响因素(主观因素): 思维:“点线面体”型思维 心理:语言反映说话人的心理 个性与性格:不同的个性和性格决定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造良好的谈话气氛 寒暄
寒暄的类型: 问候型:“您好”、“好久不见”、“生意兴隆”
攀认型:“你是师大毕业的?咱们还是校友呢”等 敬恭型:“早就听说过您”、“久仰您的大名”等
寒暄的注意事项:注意不同的寒暄对象;注意寒暄的场合;注意真诚、语言得体。 选择好话题
好的话题的标准: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能够激发对方谈话的欲望
一是找共同点,即是从交谈者的年龄、职业、学历、性格等方面寻找共同点,引出话题。 二是就地取材,即结合双方所处的环境就地取材,引出话题。
三是寻趣入题,即找出对方的兴趣所在或对方最近正在从事的活动触发,进入话题。 说话的技巧:神情专注,谨慎多思,平等交谈,知人善谈,善于倾听,语言要求 神情专注: 一是注意目光游离的范围:对方胸部以上,左右不超过十厘米,头上不超过五厘米。
二是目光与对方接触的时间累计占与对方交谈时间的30%~60%。 三是注意与对方交谈时,注意对方容貌的区间。 四是注意眼睛每次注视对方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自然对视1-3秒。 五是目光要自然、稳重、柔和。 知人善谈: 一是语速、音量要因交谈着的年龄而异。 二是遣词用句要注意因交谈者的文化程度而异。 三是交谈的语气要因交谈者的目的而异。 四是交谈的距离要因交谈者的关系而异。 善于倾听:“善言,能赢得听总;善听,才会赢得朋友。” 移情式倾听(倾听的方法名称):站在对方的角度,随着谈话者情绪和思路的变化而变化。 四不准:不打断对方;不补充对方;不纠正对方;不质疑对方。 语言要求: 交谈中多用敬语; 与人交谈多用机智幽默的语言;
机智幽默的交谈语言往往是一种润滑剂,它可以使尴尬的局面迅速扭转,可以让人对刮目相看,可以让跟过的人高兴与你交谈。
谈话的避讳。 六不谈:不非议国家和政府;不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机密;不访及交往对象的内政;不背后议论同行、领导、同事等;格调不高的话题不谈;不涉及私人问题 私人问题五不问:不问收入(代表个人能力与企业效率);不问年纪(快退休及白领丽人不得问);不问婚姻家庭(显示人格);不问健康问题(健康状况决定发展前途);不问个人经历(不重过去,只重现在)。
个人形象礼仪
形象:外界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
印象是百分百个人内心的感受;评价是经过包装后的反馈,它的得出是受到各种制约的。 个人形象的吸引力可分两种: 一种是静态的吸引力:容貌、身体、发式及化妆等,一般人口中说的美就是这种外表美。 另一种是动态的吸引力:脸部表情,举手投足、说话的声调或语气,这些往往能超越先天外表限制,散发出内
在美。
仪容、仪表、仪态三者构成了个体礼仪风度的全部内容,因此,讲究仪容、仪表、仪态三者和谐统一的美是公关礼仪工作者的必修课。
仪容,即面容、发式以及身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的肌肤所构成。 容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条件,容貌美有人生丽质和精神气质之分。 保持礼仪美需要注意的几点要求: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充足的睡眠;
其次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file:///E:\\照片\\2\\DSC01701.JPG 再次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美化和养护。
化妆,是指运用化妆品按一定的技法对自己的容貌进行修饰,以便使自己的容貌变得更加爱靓丽。 化妆:正确认识自己;化妆的基本原则;化妆的注意事项。 五官端正的解释:file:///E:\\照片\\2\\DSC01704.JPG 化妆的基本原则:
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 自然原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美化原则:庄重大方,不可过分时尚、前卫。 协调原则:妆面协调、全身协调、身份协调、场合协调。 化妆的注意事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