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0:20:18

3、简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具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其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

4、简述政党的特征

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它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5、简述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政党的功能

第一,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部分群众的支持。

第二,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的统治。政党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会在集中阶级意志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行使国家权力。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6、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特征

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第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7、简述政治团体的特征

第一,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第二,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三,政治团体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8、简述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第二,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第三,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9、简述集团政治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第一,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但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形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第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即是两大对立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以及阶级之外社会利益集团的出现。

第三,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 10、简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团体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外的利益群体,从法律形式上说,它们是群众团体,从其地位、作用看,它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11、怎样理解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1)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根本任务。

(3)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结构合理化与政治管理高效化,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发展。 12、简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权力属于劳动人民所有,建设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共和国。 第二、人民代表会议是实现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最好制度形式。

第三、人民代表会议掌握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有经验的代理人”即人民代表掌管国家事务。

第四、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广泛的民主,必须与参与之有序、决策之集中以及政治活动的制度化相结合。

第五、共产党是动员和组织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领导力量。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核心组织,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实践、能否实现。 第六、用法制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将政治文明建立在宪法和由宪法构建的政治与法律体系上,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路径。 13、答案略 三、论述

1、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

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从而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2、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1)民族问题及其根源。从民族的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各方面交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所引起的问题表现为: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民族差异、剥削制度、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2)民族问题不是孤立的抽象存在物,它总是与特定的时代条件相关,是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发展总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社会革命和政权问题,所以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革命和政权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问题的依赖性来看,民族问题如何解决,在什么程度上解决,受当时社会政治总问题的制约;另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来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关系到革命能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试论述国家消亡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着国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使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超越阶级社会,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因此,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试分析作为一种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为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特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和它的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下,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制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的显著区别之一,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 5、试论述作为国家组织原则的“分权制衡”原则

资产阶级国家把“分权制衡”作为组织和设计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1)分权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

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2)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中,通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每一个机关在行使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分权制衡的原则在各国采用的具体形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制。

6、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保障公民的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且从来都是与专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金钱民主”。它由资产阶级操纵,保障资产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的实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资本主义民主同时意味着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

(2)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新型的民主,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而为公民享有民主权利提供经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以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无产阶级政治权力不仅使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统治者和政治管理者的主体地位,而且为这一地位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通过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民主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实现,它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建国家机构,保证人民的最高权力地位,实现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控制和监督;它以共产党作为民主的领导力量,保证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实现;它以人民监督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使得公共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行;它以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民主的法律基础,从而使得公民的权利具有了法律保障。

(3)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同时又是一种新型的专政。这种新型的专政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它与一切剥削阶级的专政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以被剥削阶级代替剥削阶级掌握政权,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由被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使劳动者成为对剥削阶级实施专政的主体,剥削阶级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则是占人口多数的工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少数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分子、敌视和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势力的专政,因此,它把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变成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第三、从专政职能在国家职能中的作用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要求,它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有着强大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支持,对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

搜索更多关于: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简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具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其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 4、简述政党的特征 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它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5、简述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政党的功能 第一,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政党的首要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