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软件技能训练说明书模板 - 图文
工程软件技能训练
第1章绪论
1.1 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完《汽车设计》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训练:
设计出小型低速载货汽车主减速器、差速器、等传动装置及桥壳等部件。使设计出的产品使用方便,材料使用最少,经济性能最高。
a. 提高汽车的技术水平,使其使用性能更好,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更舒适,更机动,更方便,动力性更好,污染更少。
b. 改善汽车的经济效果,调整汽车在产品系列中的档次,以便改善其市场竞争地位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了解轻型商用车主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形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再依据现有生产企业在生产车型的主减速器作为设计原型,在给定变速器输出转矩、转速及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条件下,独立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主减速器。首先确定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其次,据所给汽车参数合理的分配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模数,齿数,计算出主减速器的相关数据,并对主减速器齿轮进行强度校核;然后选择合适该汽车使用的差速器类型,并对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模数,齿数进行合理的分配并计算校核, 最后,利用UG建模ANSYS软件对主减速器的主要零件进行分析校核,设计出符合该汽车使用的主减速器,并绘制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1
工程软件技能训练
第2章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确定
2.1 轻型货车参数
车型:东风EQ1060F 驱动形式:4×2 装载质量:3吨 总质量:6吨
发动机最大功率:71kw 转速:3200转/分 发动机最大转矩:245N?m 转速:2200转/分 轮胎型号:7.50—16 主减速器比:i0=5.85
变速器传动比ig 低档— 4.71 ;高档 V挡—0.78 最高车速:90 km/h
2.2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
主减速器中必须保证主、从动齿轮具有良好的啮合状况,才能使它们很好的工作。齿轮的正确啮合,除与齿轮的加工质量、装配调整及轴承、主减速器壳体的刚度有关以外,与齿轮的支承刚度密切相关。 2.2.1 主动锥齿轮的支承
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可分为悬臂式支承和跨置式支承两种。
悬臂式支承结构(图2.1 a)的特点是在锥齿轮大端一侧采用较长的轴颈,其上安装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为了减小悬臂长度倪和增加两支承间的距离b,以改善支承刚度,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的大端朝外,使作用在齿轮上离开锥顶的轴向力由靠近齿轮的轴承承受,而反向轴向力则由另一轴承承受。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支承刚度,支承距离b应大于2.5倍的悬臂长度a,且应比齿轮节圆直径的70%还大,另外靠近齿轮的轴径应不小于尺寸a。为了方便拆装,应使靠近齿轮的轴承的轴径比另一轴承的支承轴径大些。靠近齿轮的支承轴承有时也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这时另一轴承必须采用能承受双向轴向力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刚度除了与轴承形式、轴径大小、支承间距离和悬臂长度有关以外,还与轴承与轴及轴承与座孔之间的配合紧度有关[4]。
2
工程软件技能训练
悬臂式支承结构简单,支承刚度较差,用于传递转矩较小的轿车、轻型货车的单级主减速器及许多双级主减速器中。
(a)主动锥齿轮悬臂式 (b)主动锥齿轮跨置式 (c)从动锥齿轮
图2.1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
跨置式支承结构(图2.1 b)的特点是在锥齿轮的两端均有轴承支承,这样可大大增加支承刚度,又使轴承负荷减小,齿轮啮合条件改善,因此齿轮的承载能力高于悬臂式。此外,由于齿轮大端一侧轴颈上的两个相对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距离很小,可以缩短主动齿轮轴的长度,使布置更紧凑,并可减小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整车布置。但是跨置式支承必须在主减速器壳体上有支承导向轴承所需要的轴承座,从而使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提高。另外,因主、从动齿轮之间的空间很小,致使主动齿轮的导向轴承尺寸受到限制,有时甚至布置不下或使齿轮拆装困难。跨置式支承中的导向轴承都为圆柱滚子轴承,并且内外圈可以分离或根本不带内圈。它仅承受径向力,尺寸根据布置位置而定,是易损坏的一个轴承[5]。
在本设计中,由于载荷量超过2吨,故采用跨置式。 2.2.2 从动锥齿轮的支承
图2.2 从动锥齿轮辅助支承 图2.3 主、从动锥齿轮的许用偏移量
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图2.1 c),其支承刚度与轴承的形式、支承间的距离及轴承之间的分布比例有关。从动锥齿轮多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为了增加支承刚度,
3
工程软件技能训练
两轴承的圆锥滚子大端应向内,以减小尺寸c+d。为了使从动锥齿轮背面的差速器壳体处有足够的位置设置加强肋以增强支承稳定性,c+d应不小于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的70%。为了使载荷能尽量均匀分配在两轴承上,应尽量使尺寸c等于或大于尺寸d。
在具有大的主传动比和径向尺寸较大的从动锥齿轮的主减速器中,为了限制从动锥齿轮因受轴向力作用而产生偏移,在从动锥齿轮的外缘背面加设辅助支承(图2.2)。辅助支承与从动锥齿轮背面之间的间隙,应保证偏移量达到允许极限时能制止从动锥齿轮继续变形。主、从动齿轮受载变形或移动的许用偏移量如图2.3所示。
2.3 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分析
1.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根据齿轮类型、减速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主减速器的齿轮主要有螺旋锥齿轮、双曲面齿轮、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
2、双曲面齿轮传动
双曲面齿轮传动(图2.4b)的主、从动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而不相交,主动齿轮轴线相对从动齿轮轴线在空间偏移一距离E,此距离称为偏移距。由于偏移距E的存在,使主动齿轮螺旋角β1大于从动齿轮螺旋角β2。根据啮合面上法向力相等,可求出主、从动齿轮圆周力之比:
F1co?s1?s2 (2.1) F2co?式中:
F1、F2 主、从动齿轮的圆周力,N; β1 、β2 主、从动齿轮的螺旋角。
螺旋角是指在锥齿轮节锥表面展开图上的齿线任意一点A的切线TT与该点和节锥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在齿面宽中点处的螺旋角称为中点螺旋角(图2.5)。通常不特殊说明,则螺旋角系指中点螺旋角。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