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经济生活 经济学常识)(1)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经济生活 经济学常识)(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8:03:22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经济学知识体系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经济学知识体系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货币理论 (一)商品:

1、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任何物品都具有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3、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有价值必是商品,是商品必有价值。劳动产品中必有使用价值,交换产品中必有价值。 (4)在交易中,消费者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生产者的目的是获得价值。 3、赠品、转让土地等非等价交换或未转让所有权的物品不是商品。

版权、专利、商标、秘方、角色等知识产权类劳动产品在交换时称为“无形商品”。

(二)劳动二重性 1、内容:

(1)具体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意义: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

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货币

1、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发展阶段: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金属货币 ? 信用货币 ? 电子货币 虚拟货币不是货币。

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4、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为商品标价)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只存在于钱货两清的消费中)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

1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经济学知识体系

5、其他职能:

(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2)支付手段:货币用于赊购赊销,偿还债务,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税款等。

(3)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四)纸币

1、定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流通中的磨损。 3、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是一般等价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4、在我国,纸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人民币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国家可以强制纸币的发行、使用、面额、发行量,不能强制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关系。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五)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

(1)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缺点:会导致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可能导致个人资信状况恶化,不利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 2、支票

(1)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存在有效期,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2)不可折叠支票;不可将现金支票作为转账支票使用;不可直接用现金支票购物。

(六)外汇和汇率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表示方法:

(1)直接标价: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础货币,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2)间接标价: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础货币,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3)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表示方法为“人民币元 / 100外币” 4、汇率变动:

(1)表现: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变多,人民币汇率降低,外币汇率升高;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变少,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汇率降低。

5、人民币升值问题:

(1)影响:人民币升值影响进出口、投资、外债、外汇储备等。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口,不利于国内商品出口;提高人民币购买力,但造成国内物价波动;增强通货膨胀压力,影响世界金融稳定。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2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经济学知识体系

(七)正确的财富观 1、如何看待货币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上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职能上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4)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怎样对待财富

(1)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2)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既要满足个人需求,考虑到个人发展的需要,又要结合国情,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价值规律理论 (一)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3、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二)商品价格变动

1、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1)价值规律(根本因素) (2)商品价值(决定因素):成本上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涨价导致结构性物价上涨)

现实生产条件制约(如农产品的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3)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不应求时,出现卖方市场,商品价格上升;

供过于求时,出现买方市场,商品价格下降。

(4)商品使用价值:商品的性能、质量、服务水平等 (5)多种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影响价格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6)经济不稳定性: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汇率变化,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情况 (7)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8)消费心理及市场预期

(9)市场垄断或特殊商品稀缺性 (10)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1)一般规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需求弹性: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经济学知识体系

P D(生活必需品) P D(耐用消费品)

0 Q

0 Q

(3)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和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成正相关;互补商品中,其中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和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成反相关。

P(A) D(替代品) P(A) D(互补品) 0 Q(B) 0 Q(B)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5、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大宗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推动物价的全面上涨和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又好又快发展;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加重中低收入者生活负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6、平抑物价的措施: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一方面通过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如投机)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保障供给,减少流通环节,从而控制商品价格。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地位: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经济学知识体系 2011年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经济学知识体系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货币理论 (一)商品: 1、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任何物品都具有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3、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有价值必是商品,是商品必有价值。劳动产品中必有使用价值,交换产品中必有价值。 (4)在交易中,消费者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