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RCGIS课件
→value field中选择字段→点击add value + complete list或者add all value。 (2)分级符号设置:
①分级色彩设置:quantities→graduated colors
properties→symbology选项卡→左边show:quantities→graduated colors→field复选框的value中选择字段:”1980”(表示1980年各县区耕地面积) Normalization中选择字段:”县area_km2” (各县区总面积)
则这两个选择表示是将1980年耕地面积除以各个县区面积,即得到耕地密度。 →classify下设置类别(Natural breaks:聚类分析法;manual:手动分类) ②分级符号设置:quantities→graduated symbology
layer properties→symbology选项卡→左边show:quantities→graduated symbology→字段选择同上→设置符号由大到小的尺寸:symbol size from to→classify下设置类别 (3)统计符号设置:charts
layer peoperties→symbology选项卡→左边show:charts→pie(饼状)、bar/column(柱状)、stacked(叠加图)
(4)组合符号设置:Multiple Attributes
peoperties→symbology选项卡→左边show:Multiple Attributes→Quantity by category →value field中选择一个字段
→Variation by中的Symbol Size→value中选择另外一个字段并分类
2.栅格数据符号化:
(1)分类栅格符号设置:
打开栅格图→在图名上单击右键→layer peoperties→左边show:Unique value (2)分级栅格符号设置:
layer peoperties→左边show:classified→classes中设置类别 (3)卫星影像的设置:
layer peoperties→左边show:RGB composite→给不同波段分别赋上红绿蓝 二 专题地图制图
首先要进入layout view状态(1.view菜单→layout view;或者2. 图面左下角1.绘制坐标网:
①数据组上右击→Data Frame Properties→Grids选项卡。
)
②New Grid→Grids and Graticules Wizard对话框。 ③选择Graticule:divides map by meridians and parallels(绘制经纬线格网)→在Grid文本框中输
入坐标格网名称。
④下一步→Create a Graticule 对话框→选择Graticule and labels(绘制经纬线格网并标注) →
Intervals选项组输入经纬线格网的间隔,纬线间隔(Place parallels);经线间隔(P1ace meridians)。
⑤下一步→Axes and labels对话框→Axes选项组选中Major division tiks(绘制主要格网标注线)
和Minor division tiks(绘制次要格网标注线) →Major division tiks和Minor division tiks后面的Line Style按钮设置标注线符号→Number of ticks per major微调框中输入主要格网细分数:5→Labeling选项组中Text→设置坐标标注字体参数。 ⑥下一步→Create a graticule对话框
→Graticule Border选项组选择Place a simple border at edge of graticule单选按钮
→Neatline选项组选中Place a border outside the grid(在格网线外绘制轮廓线)复选框→Graticules Properties选项组选择Store as a fixed grid that updates with changes to the data frame(经纬格网将随着数据组的变化而更新。
2.地图标注:地图上说明图面要素的名称、质量与数据特征的文字或数字。 右击图名→layer peoperties→labels选项卡→→
→以及其他设置
3.添加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名和文字:
①添加指北针:insert菜单下→north arrow→North Arrow Selector 对话框→选择指北针类型→单击Properties按钮→修改参数(大小、颜色、旋转角度)。
②添加比例尺:insert菜单下→scale bar→scale bar Selector对话框→选择比例尺型号→ 单击Properties按钮→在Number of divisions(比例尺分划数量)。在Number of subdivisions(比例尺细分数量)→Division units输入比例尺单位→Label修改单位显示。
③添加图例:insert菜单下→legend→Legend Wizard对话框→添加需要显示的图层→输入“图例”标题并修改其字体、字号、颜色等→选择图例的边界、背景和阴影类型以及它们的宽度和圆滑程度(Gap和Rounding)→修改图例中各要素的距离。
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双击图例进行修改。
④添加图名:insert菜单下→title→Enter Map Title矩形框→输入所需要的图名字符串→双击矩形框,在Text选项卡下修改字体和字号。
⑤添加文字:insert菜单下→text:同添加图名。 4.地图输出:
File菜单→Export Map→设置图像格式以及分辨率(彩图≥300dpi;黑白≥600dpi)。
5.统计图形放置:
Tools菜单→Graph→Create a Graph并设置→在生成的图上右击选择各种功能。
第四章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Spatial Analyst工具栏的添加: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选择,并确保Tools菜单→Extensions→选中相应选项。 一、设置分析环境
1.工作路径:即分析结果的保存路径。
Spatial Analyst→Option→General选项卡→Working栏中指定存放路径。
2. 栅格大小:即生成结果的栅格大小。
Spatial Analyst→Option→Cell Size选项卡:三种方法 (1) Maximum of Inputs:输入栅格的最大单元值; (2) Minimum of Inputs:输入栅格的最小单元值;
(3) As Specified Below:自己设定合适的单元大小。手动输入或者选择已有的栅格数据层。
(4) Number of rows和Number of columns栏中分别设定行和列的数目。 3. 分析区域:即计算范围(在空间插值中经常用到):这个范围是一个矩形。
Spatial Analyst→Option→选择Extent标签:
在Analysis extent栏的下拉菜单中可选择如下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来进行分析: 1)Same as Display:在地图的可视区域上进行分析;
2)Intersection of Inputs (默认值):在输入栅格的交集上进行分析; 3)Union of Inputs:在图层的并集上进行分析; 4)As Specified Below:自己设定合适的分析范围。可以手动输入Top, Bottom, Left, Right栏的具体坐标值,来控制分析范围。也可以选择已有的栅格数据层,或点击右边文件打开图标,选择合适的栅格文件,用它们的坐标范围作为当前分析范围。 4. 利用掩膜文件进行裁剪:
掩膜顾名思义就是掩盖的地方。用掩膜文件裁剪即把掩膜文件遮盖的地方裁剪出来。 Spatial Analys→Option→选择General标签→在Analysis mask中选择掩膜文件。 二、距离制图
ArcGIS中的距离制图包括了四个部分:直线距离函数(Straight Line)、分配函数(Allocation)、成本距离加权函数(Cost Weighted)、最短路径函数(Shortest Path), 1.概念: (1)源
源即距离分析中的目标或目的地。如学校,商场,水井,道路等。源在GIS中就是一些离散的点线面。源可以用栅格数据表示,也可以用矢量数据表示。 (2)成本
成本即到达目标、目的地的花费,包括金钱、时间、人们的喜好等等。 (3)成本距离加权数据
也称成本累计数据,记录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的源的最小累加成本。 (4)距离方向数据
从每一单元出发,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到达最近源的路线方向。 (5)分配数据
每一栅格单元隶属的最近源信息。 2.直线距离
直线距离功能计算了每个栅格与最近源之间的欧氏距离,并按距离远近分级。 Spatial Analyst→Distance→Straight Line:
源(banks) 直线方向数据 (direction) 直线分配数据 (allocation) 图 1 直线距离数据计算示意图
直线距离数据 (distance)
图 2 直线距离对话框 图 3 直线方向数据
图 4 直线分配数据 图 5 直线距离数据
3. 区域分配
分配功能依据最近距离来计算每个格网点归属于哪个源,也就是将所有栅格单元分配给离其最近的源,输出格网的值被赋予了其归属源的值。
Spatial Analyst→Distance→Allocation:
源(banks) 区域分配数据(allocation) 图 6 区域分配
4. 成本距离加权、最短路径
通过成本距离加权功能可以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源的最少累加成本。 其中成本数据为重分类的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图依据重分类功能被分为十个等级,分别赋以权重1~9。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将通达性高的土地类型,如平地赋权重1,通达性低的林地赋权重6,沼泽地赋权重10等。
Spatial Analyst→Distance→Cost Weighted、Shortest Path: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