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任务驱动法
本首小诗以“什么样的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指南针的用法进行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达成教学目标。
?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 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 学生对诗歌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诗歌的形式很感兴趣; ? 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错,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不够; ?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 教学资
供教师使用的资:自制ppt课件,贴图,表格,苹果,沟渠状道具,手电筒; 供学生使用的资: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 (六)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1、复习字词
导语:嗨!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几天天气越暖和,花开了,草绿了,多美呀!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课件出示一幅美丽景色的画面。)不过,只有闯过迷宫的小朋友才可以去,那么谁想第一个闯关?(课件出示迷宫图,学生认读词语,通过迷宫。) 2、 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成功的闯过了迷宫。现在,准备出发!呀!老师忘记带指南针,不过没关系,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他们呀,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小诗
中,这首诗是——(课件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3、板书课题
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课题,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美丽迷人的画面和老师的激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神奇的大自然中,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环境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各种指南针的用处: 1、整体感知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将诗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找出,看看谁找的又对又快。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读错字,不拖音。 (生读文——同桌交流——个别汇报——贴图)
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该怎么用呢?张老师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2、 挑战一:“帮小女孩找方向”(课件出示女孩迷路图)
(1)、图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迷路了?她该请那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呢?(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天然指南针“太阳”) (2)、生读第二小节。
(3)、理解词语“忠实”、“向导”,并用“忠实”练习说话。
(4)、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该怎样帮小女孩辨别方向呢?大家再读读这个小节,看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小女孩?
(生读文——同桌交流——汇报交流——指认“南”“北”并板书)
(5)、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大家心情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就高兴的读读这小节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探究出太阳如何帮我们在野外辨认方向,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提供丰富资,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过渡: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第一次挑战成功!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再看挑战二:“完成表格”还有胆量挑战吗? 2、挑战二:完成表格(课件出示)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样辨认 中午 太阳
太阳在南方,树上的影子指着北方。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我们知道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告诉人们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在北方。可是其它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找一找,将找到的答案填写在你手中的表格之中。填的又对又快的小组老师会为他们颁发“智慧星”。 (1)、小组成员合作填写提前准备的表格,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汇报一:北极星在夜晚的时候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夜晚的北极星像什么?引出“盏”。
c、认读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书写“盏”。(出示两个书写不同的“盏”,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中该注意什么?)
d、夜晚的北极星这盏指路灯在哪里呢?(课件出示夜晚星空图。)这七颗星想什么?叫什么?它在夜晚的时候会告诉迷路的人们什么?(相机板书“北”) e、语言创设情境,怀着轻松的心情朗读第三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汇报二:大树在阴雨天帮我们辨认方向。(出示阴雨天情境图) a、生读文
b、学习反义词“稀”和“稠”、
c、看图辨认哪边“稀”“稠”?哪边“南”“北”?(相机板书。) d、启发学生质疑并解疑。
教师引导:聪明的孩子不但会回答问题,还要会提问题。你看看这小节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如提不出没关系,老师问“为什么枝叶稠的一边是南面?”谁会补充下半句? e、指导朗读,并评价。
汇报三:沟渠里的积雪在冬天帮我们辨认方向。 a、生读文。
b、引导学生自己质疑。
引导:沟渠里的积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
c、实物分别演示沟渠里的积雪和山坡上的积雪如何帮我们辨认方向。(注意区别山坡与沟渠的不同,可让学生板书“南”“北”。) d、生读解疑后的第五小节。
(3)、回顾自学情况。(出示表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表格简单明了的特点,为学生提出小组共同学习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快速的理解其他三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并在汇报交流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质疑。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实物演示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过渡:表格完成,我们再一次挑战成功!再次将掌声送给自己。现在我们轻松轻松,和张老师一起去美丽的郊外去游玩吧!(出示美丽的郊外风景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3、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可加入自己的动作。 (2)、师总结
无论在大自然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做有心之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多多(观察),用自己的脑袋细细(思考),这样才能成为聪明的孩子。(板书:观察,思考)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资的作用,通过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郊游的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朗读激情。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本,积累文字材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