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CER老师谈个人陈述的问题
作者:沈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今天与中心N位老师一起审阅夏令营申请材料。我觉得在所有申请材料中,个人陈述最能体现申请人在申请时刻的想法,自然很值得一读。这一读,就读出不少感受来。
最大的感受是个人陈述看不到个人。虽说不至千篇一律,但言语雷同绝对是普遍现象。比如来自浙大的同学开篇往往会有“西子湖畔”,而来自武大的自然免不了要提“珞珈山下”;结束陈述时,今年流行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表明自己对于研究的志趣;也有不少同学充满豪情地宣告,如果你们录用了我,那么今天我以学院为自豪,将来我会成为学院的骄傲。从行文的脉络来看,同学都是从德智体美劳等多角度回顾自己过去的成就,但是展望未来计划时往往言语宏伟而不详,比如“在研究生一年级将系统学习有关经济学的** 理论,争取发表高水平的论文”等等。由于没有什么个人特色,我总觉得那原本应当鲜活的生命却总是是面目模糊,等我放下材料后,就立马成为乌央乌央人群中的一个。
第二个鲜明感受,就是不习惯看那些赤裸裸的对自己的表扬。“我一向谦虚踏实,勤奋向上。。。”、“这些经历使我拥有很强的责任心”、“我优异的成绩,踏实肯干的精神,为我赢来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要知道,谦虚这种美德,是你意识到拥有它的那一刻就失去了的;责任心强不强,也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而“一致好评”这个东东,更需要教过这位同学的老师都坐到一起,然后有老师询问,大家对**同学印象如何?然后所有老师都点头说很好很好,然后再由一位或几位老师告诉同学,你获得了我们所有人的好评。试问大学里有多少老师会这样八卦,将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聊过去?
虽说“细节决定成败”不见得总正确,但是细节的确会透露一些同学没打算告诉对方的信息。比如当我读到一份个人陈述中,作者屡次提到他梦想到“北大大学”来读书、一旦他能够到“北大大学”来他就如何如何时,我的印象是作者写完这不到一页纸的陈述之后,根本没有时间回去再读一遍。又比如有同学在材料中附了自己的论文以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可是论文里面的公式全是乱码,那么也表明作者打印完论文后,连翻阅一遍的功夫都没有。就更不要提将材料寄到我们学院,申请材料中却能发现他其实想申请另外的学院这样的情况了。
另外,不少看似非常明确的目标和学习计划,恰恰反映了不少同学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比如,有同学明确规划了他研究生一年级如何、二年级如何致力于科研工作,但是他提供的各类从业证书却表明,其实同学对于做研究并没有兴趣。这种不一致说明申请人在提供申请材料时,都无暇思考一下,“我的哪些资料是和我个人陈述的目标相一致?”这个问题,导致自己的支持材料和陈述目标不一致。在迷茫看不清前路的时刻,多预备几条路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预备这几条路之前,需要仔细拷问自己,为什么要选这几条路?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使同时走几条路成为可能等问题,然后再采取行动。
那么,如何才能写一篇有血有肉的个人陈述呢?除了文字功底之外,我觉得更必须的是你必须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和看法的人。然后,个人陈述只需要你用真诚的态度,回答清楚一个问题就够了:你为什么要到某某学院读研究生?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不仅要搞清楚你的梦想和目标,更要了解对方学院可以为你提供什么。如果你事先做足了功课,认真地规划人生,就能大幅度减小稀里糊涂进了一个机构,然后发现这不是你想要的前途的几率。另外,在你落笔之前最好要知道,你在网上能找到的模板,老师们也可以找到;老师们也曾经年轻过,用无从查证的语言夸大自己成绩的写作方法也曾诱惑过自己;也曾经以为,
满满地用形容词夸奖自己的品性就能掩盖自己的心虚、表明那原本就不存在的自信,等等等等。在你落笔之前最好知道,只有发自内心的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影响人,所以,先注重塑造独一无二的你,然后再陈述。
十要
1.一定要追求深度,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一两个主题或经历上。 2.一定要写别人不可能写的东西,即你自己所有,而别人没有的。
3.一定要让评委看到你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尤其是你的特长、特殊的经历、经验等。 4.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以为\理想的你\就是现在的你,不能让人有虚假之感。 5.一定要不落俗套,特别是开头几句。 6.一定要就各校的引人之处做个别评论。
7.一定要描写性格中的积极面儿;过失和错误在附录中解释。 8.一定要评价个人经历而非简单地讲故事,还要讲清楚自己在全班、全系等排第几位。 9.一定要请别人为你修改语法、标点、用词和风格。
10.一定要选择容易辨认的字体,采用通用的行距和白边。 十不要
1.不要写流水账式的简历;不简单重复他处已有的信息。 2.不要抱怨自己的境遇。
3.不要像街头演说家一样向评委布道,表达观点无可非议,但不宜狂热或极端。 4.不要只谈钱是求学动机之一。
5.不要空谈少数民族身分或劣势背景;当然若有憾人故事则不同。 6.不要提及申请学校排名。 7.不要写无意义的开头结尾。 8.不要采用怪异风格或包装。
9.不要不顾学校要求随意寄许多其他材料。
10.不要写错校名、系名、专业名甚或自己的名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