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2018-20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打包52份,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2.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 )
A.木瓜 B.菠萝 C.龙眼 D.椰子
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只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 D.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5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A.5.36cm B.5.35cm C.5.3575cm D.5.358cm
6.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7.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厘米数,李琳同学想请人给他买一双合适的足球鞋,他用手头一把受潮的木尺测得脚长为24.5厘米,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 ) A.24号 B.25号 C.24.5号 D.25.5号 8.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卷尺 B.
螺旋测微器
C. 游标卡尺 D. 钟表
9.下列的估计值更贴近真实值的是( )
A.一本物理书的厚度约为1.5mm 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mm
C.课桌的高度约为0.7m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4.5m
10.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某同学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是0.95s,为了使摆的周期刚好是1s,该同学怎样做才行( ) A.将小铁块改为大一点的铁块 B.将小铁块改为更小一点的铁块 C.将绳的长度加长一些 D.将绳的长度缩短一些 11.在国际单位制中,秒的符号是( )
A.h B.min C.s D.m
1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毫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二、填空题
1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______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 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14.在测量的时候,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图所示是三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1mm、1mm和1cm.工人在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和宽,他应该选用图中的测量工具 ______ (填序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C 3.A 4.C 5.A 6.B 7.B 8.D 9.C 10.C 11.C 12.D 13.0.1cm;3.25;3.3;A 14.②
【解析】 1. 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1.00cm=2.15cm.故C正确. 故选C.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2. 解:海南瓜果木瓜、菠萝、龙眼、椰子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的是龙眼,其余水果的体积都远远大于2cm3;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 解: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是: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电子、夸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存在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物质尺度的了解,属于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 4. 解:(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
能避免误差,故AB不正确,C正确;
(2)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5. 解:
木块的长度的平均值为L=
=5.36cm,故A正确.
故选A.
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题目中测量了木块的长度三次,求出平均值即可.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6. 解: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0刻度线磨损的可任选一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7. 解:
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4.5cm稍长,所以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25号的,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潮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8. 解:
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B、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C、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D、钟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符合题意. 故选D.
明确每个选项中测量仪器的用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