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一 名句名篇默写

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一 名句名篇默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00:26

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览其说而是之 .

是:对的。

B.今以斤斧童其山 童:用刀斧砍尽山上的草木。 .C.及洼田竭 .

竭:干涸。 习:熟悉。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至有以.?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其下水也缓?.B.?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浸溉?高田犹受其.C.? ?其无知,悲不几时?.?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D.?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风水,还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容易惹出事故。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辨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9

(1)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

,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

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馀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晋)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馀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

10

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威公:即齐桓公,因避宋钦宗讳而改。②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诡,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③四凶:旧传共工、兜、有苗、鲧为尧时的四凶。④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⑤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⑥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 相:辅佐。 .B.其祸蔓延,讫简公 .

讫:至,到。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逆:违背。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①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A.? ?无忘乃父之志?②尔其.?疾也,公问之相?①仲之.B.?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相庆矣?①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C.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一人兴,以一人亡?①夫国以.D.? ?②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B.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C.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

11

用心固宜如此也!

D.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䲡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馀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8分)

戊辰

【注】

即事

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 戊辰: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11.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对的。 B.今以斤斧童其山 童:用刀斧砍尽山上的草木。 .C.及洼田竭 . 竭:干涸。 习:熟悉。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至有以.?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其下水也缓?.B.?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浸溉?高田犹受其.C.? ?其无知,悲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