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1、认识功能
2、识字功能
3、科学性
4、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6、标准量具
7、科学教育材料
8、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9、粗而灵活
10、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B 5、A 6、D 7、A 8、D 9、C 10、B
四、简答题
1、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脱离了科学经验的概念学习是不可行的,科学经验是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概念的内涵,并有效得丰富和发展着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相反,如果只是重视科学经验的获得,而忽视科学概念的形成,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在科学学习中,不能迁就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不能满足于感知表面现象,而要努力引导学前儿童整理
零散的知识经验,促进初级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逐渐提高概念水平,促进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2、(1)尽可能进行现场观察。
(2)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
(3)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与现象。
(4)指导学前儿童的学习观察法。
3、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的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
社会资源的范围可分为下列四个方面:(1)自然环境;(2)物力资源;(3)组织资源;(4)人力资源。
4、(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五、设计题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方法设计的理由:
(1)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2)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3)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4)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5)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综合练习二
一、概念题
1、信息交流
2、作品分析法
3、集体教学活动
4、内容选编的启蒙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测量的类型包括:( )测量、正式测量和非正式测量。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横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
3、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 )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4、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 )紧密结合。
5、以类为单元组合的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是采用了( )方式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6、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 )的要求。
7、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 )原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