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考研复习选择题精选二(毛思选择题)
2004年政治考研复习选择题精选之三: 毛泽东思想概论单选题部分
1、在中共六界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 (B) A、“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原则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
路
B、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C、包含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
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B)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它的
指引下,20世纪中国实现了 (B) A、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B、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C、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D、社会主义制度
5、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是 (C) A、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B、中共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6、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集
中反映在毛泽东填写的 (C) A、《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7、 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点的文章是(B) A、《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井冈山的斗争》
8、 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必要历史经验的是 (B) A、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 B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 C、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D、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和理论素养的加强
9、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B) A、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 B、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
10、中共党内第一篇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文章是(B) A、张如心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
B、王嫁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C、中共六界七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1、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毛泽东的科学著作 (C) A、《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在中国共产党第七界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D、《论十大关系》
12、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 A、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B、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 (D) A、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B、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社会 C、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D、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14、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 A、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带有先天的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 B、没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 C、没能发动农民造成一个农村大变动 D、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16、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A、领导阶级(主要的革命者)不同 B、时代条件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17、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 (A)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8、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敌人是 (B)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D) A、取消帝国主义的在中国的特权
B、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C、确立为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上层建筑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A)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B、建立资本阶级共和国 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21、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并列为中国革命的三大对象之一是在 (D)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2、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是 (D) A、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贫农(包括雇农) (D) A、消灭政策 B、保护政策
C、团结政策
D、使它保持中立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2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中,一般对富农采取的政策是
24、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
A、它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C、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革命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它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在于 (A) A、革命对象与任务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动力不同
D、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2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开展的唯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D、没收官僚资本
27、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就是 (B) A、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B、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C、在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D、把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28、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