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采区巷道布置毕业设计
2011届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 I—循环进度,m;
Ф—正规循环系数,Ф=0.8~1; 由此:
L=330×7×0.6×0.8
=1109m
?B?1200000?0.9=175m
4.22?1.39?1109?0.95B?n(取整数) L⑵确定同采工作面数
N?式中:
N——同采工作面数,个; B——工作面总线长,m; n——同采煤层数;
L——回采工作面长度,180m; 由此:
N=175?1=1个 180带区工作面配置
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目应根据煤层赋存特征,所确定的回采工艺等确定,同时还应符合合理的开采顺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工作面单产为原则。采区内同时生产的综采工作面宜为一个面;普采工作面宜为两个面,不应超过三个面。因此,在满足矿井服务年限的条件下,由于达到设计产量时的同采工作面为2个,矿井同时生产的带区也为两个,所以带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为1个。
矿井产量的验算:
An??mi?Ii?li??i?Ki
i?1n式中:
An——矿井同采工作面产量总和,万t; mi——第i号工作面采高,m; Ii——第i号工作面长,m;
39
2011届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 Li——第i号工作面年推进度,m/a;
?i——第i号工作面煤的容重,t/m3; n——同采工作面数。 Ki=工作面采出率,取93% 由此:
180×1109×1.39×0.93) An=(4.22×=110wt
计算结果An加上全矿井掘进煤之和应大于矿井设计产量A,但不宜超过1.15A。
全矿井掘进煤A掘=An×0.1 =120×0.1 =12wt 实际产煤为An+A掘=110+12 =122t
因此进行验算有:122/120=1.02<1.15 故符合设计要求。
4.2.6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计算
带区掘进巷道及其煤巷统计见表4-2-1、表4-2-2。
表4-2-1 带区掘进巷道统计
巷道序号 巷围2支断面(m) 巷道长度(m) 掘断面 同类巷道总长度(m) 道名称 岩形式 护方式 净断面 分煤1 带运输巷 斜巷
7.2 锚网 7.5 1300 40
2011届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 分煤2 带轨道巷 斜巷 开3 切眼 合 计
表4-2-2带区煤巷统计表
带巷道巷序号 道名称 断面面积出煤量(m) 分1 带运输斜巷 分2 带轨道斜巷 开3 切眼 合计 16680 171876 925829 18 18.60% 10.6 14.7 1080 15876 15994 7.2 10 7800 78000 78000 7.2 10 7800 78000 78000 2锚7.2 网 锚10.6 10.9 180 网 7.5 1300 煤巷 2780 每米巷道全长(m) (t/m) (m/kt) 掘进出煤量(t) 带区总区千吨出煤量(t) 掘进率带区掘进出煤率(%) 带区总出煤量=∑(工作面采出煤量+掘进出煤量) =5500000+925829 =6425829(t) 带区采出率=
采区总出煤量(t)?100%
采区工业储量(t)
41
2011届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 =
6425829?100%
9700000 =66.24%。
4.2.7确定带区巷道掘进方法、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
根据带区生产能力,带区巷道布置、煤层赋存条件等确定巷道的掘进方法为综掘。当某一回采工作面将要采完时,须把一个接替回采工作面准备好,以确保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故需要配置足够的巷道掘进队,并安排好掘进工作面的接替。
采掘工作面的比例关系(头、面比)计算方法如下:
N=tjth?t1?t2
式中:N — 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头面比; t1— 机械安装时间,综采一个月; t2— 工作面备用时间,按半月计。 th— 回采工作面所需时间,月; th=LgVh
其中:Lg—区段内回采工作面沿走向全长,m; Vh—回采工作面月速度,m/月; 所以:
th=1300
30?0.6?7 =10.3 m/月
tj—掘进工作面所需时间,月;
tj=In Vj其中:In—接替工作面的巷道长度,m; Vj—巷道的掘进速度,m/月; 所以:
tj=1300?2?180
500 =5.56 取6个月
4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