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2.通过实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3.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
(一)初期阶段
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
2.人地关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 1.特点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资源面临枯竭??
3.主要问题?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环境污染加重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 材料二 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
(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怎样?为什么?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
(2)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因为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知识点拨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匹兹堡的初期阶段)
“钢都”匹兹堡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其兴起的条件如下图所示:
2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出现的临海布局的工业也属于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大型传统工业区中,不是依靠本区资源发展起来的是(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英国中部工业区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①③ C.①②
B.①④ D.②④
3.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其发展水平处在初期阶段的是( )
答案 1.A 2.C 3.C
解析 第1题,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发展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和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第2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同时,便利的水陆运输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在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由于资源开
3
发的规模较小,资源能够满足生产,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只形成了数量较少的城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一)转型阶段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1.特点?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 (二)再生阶段
1.特点: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 2.主要措施
(1)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2)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3)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思考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案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所以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衰败和萎缩;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主要是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1.填写框图,探究转型阶段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答案 ①资源枯竭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地价上涨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 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工厂倒闭 ⑥高失业率 ⑦人口外迁
2.阅读教材P19的知识窗和图1-3-4“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