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缠论心得

学习缠论心得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8:09:32

一个线段。一个线段的终点,结合MACD背弛,3笔以后比较,越标准,越可靠。

11、线段与MACD:一个标准的向上线段,在同级别图上,基本是这样的。线段开始点对应的MACD双线在0轴以下,从最低点上来,接近0轴,然后上穿0轴,形成向上的第一笔;接一来向下一笔,MACD双线向下,在0轴附近上下都可;后面向上一笔,MACD双线走高,红柱子面积增大;后面向下的一笔,MACD双线向下,柱子变绿;后面再向上,MACD双线高点低于前面的高点,红柱子面积小于前面的面积,这一个向上的由5笔构成的线段基本就完成了,后面就是向下的线段了。这很类似于波浪理论的上涨5浪。

接下来的向下线段也可以是5笔,所以波浪理论说的上涨5浪,下降3浪是不全面的。其实上涨和下降,只要是3浪及以上的单数就可以。还是缠论的这种按笔、线段的分类更准确。

12、区间套:日线上的一笔的终点,应该放大到30分钟图上,看同向线段的背弛段那一笔。30分钟这一笔的结束,就要到5分钟图上,看同向线段背弛段的那一笔。这样三级下来,基本就能找到比较精确的区间了。

缠中说禅所写《教你炒股》系列课程,应该是很好的炒股理论,只是学起来,很难。尤其是按他的课程顺序,前几十课会越学越晕。我感觉比较好理解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先从62课学起。

先确定一个级别,比如5分钟图,按定义确定顶分型和底分型,然后可以确定笔,三笔以上就可形成线段。明确了上面分型、笔、线段三个概念,明确线段的划分标准,确定了线段。然后就是三个相邻线段的重合部分就是这5分钟图上的5分钟中枢区间。然后再学前面的走势类型,30分钟中枢,日线中枢;盘整,趋势,背驰,盘整背驰;同级别分解,走势终完美等。

总之,学这理论有一定的难度,还要有好的空间想象力。学后,感觉对操作还是有大用的。尤其在用大级别分析股市长期走势上,分类之后,边界条件很小。用大级别盘整背驰,确定中长期底部,非常明确。用小级别玩超短线,技术要求较高,不太容易。

昨日看石猴博客,方知他当时学缠论用心之苦,功夫之深。缠论的确博大精深,非一番苦功,无以明了。我学习三个月不到,对课程的理解远不及石猴兄。今日写这心得,意在理一理学习的思路,总结一下,找到后面继续学习的重点。

1、关于课程的顺序:前日已发一博文,说应从62课学起。昨日看石猴文章,得到确认。他是极聪明之人,好象是中科院搞物理研究的。学前面的课程,也是晕了菜。他那时学,要等缠师一篇一篇的发,时间很长。按他说的,基本是晕了半年,直到后面课程里的分型、笔、线段的概念出来了才彻底明白。这更让我佩服他的学习精神。

到目前为止,我对课程的理解是这样的:前10课左右,是对股市的总体概论,浅显又深奥。浅显是指什么层次的人都基本能看懂,不管炒股还是不炒的,不管是技术高还是一般的,看后都会感觉自己能看懂。深奥是指越学习,越感觉其道理的深刻。17课第一次提到中枢及走势终完美的概念,都是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这之后的几十课,基本就被这中枢给搞晕了,所以这些结论,原理定理什么的,基本也是一头雾水。62课,从基本的分型、笔、线讲起,后面有线段的划分标准,到这时,才能明白什么是最小级别的中枢。

所以学习的顺序应该是:先学分型、笔、线段,线段的划分标准。然后明确级别,再学前面的原理定理。缠论确实太高深了,必须反复的学习。我的感觉,学完后面的,再回来看前面的,每一次都有新收获。越学越觉得这课程的严谨而深奥。比如这中枢的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要全面理解这中枢的概念,首先要明白里面的几个概念:级别(和你看的K线图对应的时间级别不完全一样)走势类型 至少三个 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 重叠部分。这些可不是认识这几个字就能明白的。

2、对级别的理解:缠论课程中反复强调,走势是分级别的,如何理解这级别呢?缠师在课程里常提到要确定自己的操作级别,比如30分钟,日线,最小也不能小于5分钟级别。这30分钟级别,就是指看30分钟K线图吗?如何区分三类不同级别的买卖点?这些都要全面理解了级别这一概念才行。

我的理解:比如看30分钟K图,按缠论严格讲:30分钟一笔,是30分钟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可近似认为是1分钟级别)30分钟三笔以上,构成一30分钟线段,就是30分钟次级别走势类型(可近似认为是5分钟级别)三个30分钟线段可以构成30分钟中枢,然后就有了,30分钟走势类型,由30分钟走势类型,可以枢成30分钟上一级别线段(可近似认为是日线级别)。缠师说过:级别和时间没有对应关系,完全可以从最低级别定义为1级,然后向上为2级3级,这才是最严密的。只是人们习惯了看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等图,多数情况下,30分钟的次级别和5分钟级别是相同的,所以也就可以这样理解:30分钟的次级别是5分钟级别,30分钟的次次级别是1分钟级别。30分钟的上一级别是日线级别。

那么看30分钟K线图时,能看到什么内容呢?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30分钟K线图上,连续3笔重合部分,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5分钟中枢,三个相邻K线重合部分,基本就是一个1分钟级别中枢。一个30分钟线段基本就对应着日线上的一笔。当然这些不是完全对应的,但对平时看图会有很大的帮忙。所以我前面的博文里说,学缠论要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就是从这里得出的。看30分钟K图,要能想到上下不同级别图的大概形状。

什么是三类不同级别的买卖点呢?还是用30分钟K线图,一个向下的30分钟线段,里面至少有三笔,而且有重合,也就是至少有一个5分钟中枢,当然可以更多。也就是说,一个向下的30分钟的线段其实是一个5分钟走势类型,那么这向下线段的终点其实是5分钟级别的第一买点,后面30分钟向上一笔,再向下一笔的终点,就是5分钟级别第二买点,第三买点,就要接合前面向下30分钟线段里面,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的位置来判断。卖点,反过来就是。

也就是说,在30分钟K线图上,看到的买卖点,不一定是30分钟的,可以是1分钟级别的(30分钟一笔的终点),也可以是5分钟、30分钟、日线、甚至是周线级别,当然用的软件要有很好的缩放功能才行。

3、关于走势终完美的理解。

缠师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有一句话:其实这理论的核心不是什么中枢、走势类型,而是走势终完美。

我理解的这完美,是各级别线段的完美。其实股票的走势是不同级别的上下上相连的,同一级别,一个上后面,肯定是一个下,只是实际走势中,有时上的力度大,时间长;有时下的力度大,时间长。这就构成了不同级别的牛熊交替。

缠师在33课里,有一段话:虽然没有必要精确地从最低级别的图表逐步分析,但如果你看的图表的缩放功能比较好,当你把分笔图或1分钟图不断缩小,这样,看到的走势越来越多,而这种从细部到全体的逐步呈现,会对走势级别的不断扩张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你以后形成一种市场感觉是有点帮助的。在某个阶段,你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感觉,你如同站在重重叠叠的走势连绵中,而当下的趋向,仿佛照亮着层层叠叠的走势,那时候,你往往可以忘记中枢之类的概念,所有的中枢,按照各自的级别,仿佛都变成大小不同的迷宫关口,而真正的路只有一条,而你的心直观当下地感应着。说实在,当有了这种市场清晰的直觉,才算到门口了。

其实这大小不同的关口,应该就是不同级别的线段的终点。这观点得到了石猴的印证。他看明白这关口的时候,高兴的手舞足蹈。

本来还想再写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及一些没看明白的问题,有点累了,只好以后再写了。

1、级别的再理解:

搜索更多关于: 学习缠论心得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个线段。一个线段的终点,结合MACD背弛,3笔以后比较,越标准,越可靠。 11、线段与MACD:一个标准的向上线段,在同级别图上,基本是这样的。线段开始点对应的MACD双线在0轴以下,从最低点上来,接近0轴,然后上穿0轴,形成向上的第一笔;接一来向下一笔,MACD双线向下,在0轴附近上下都可;后面向上一笔,MACD双线走高,红柱子面积增大;后面向下的一笔,MACD双线向下,柱子变绿;后面再向上,MACD双线高点低于前面的高点,红柱子面积小于前面的面积,这一个向上的由5笔构成的线段基本就完成了,后面就是向下的线段了。这很类似于波浪理论的上涨5浪。 接下来的向下线段也可以是5笔,所以波浪理论说的上涨5浪,下降3浪是不全面的。其实上涨和下降,只要是3浪及以上的单数就可以。还是缠论的这种按笔、线段的分类更准确。 12、区间套:日线上的一笔的终点,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