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教版高二上学案(第四课 白莽作《孩儿塔》序)
1. 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1)“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看,(1)“器物文化”指的是怎样的文化?(2)应当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创作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说到“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个“痼疾”是指什么?(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变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就中国文化对民族的意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下列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A.周作人与鲁迅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因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鲁迅高。 B.本文说的是鲁迅与周作人,论的却是文化的批判与陶铸灵魂的功能。 C.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读地摊上的畅销作品,既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又利于自省自察。
D.在鲁迅重铸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同时,周作人却玩物丧志,终于堕落为民族罪人。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并且担负着改造国民精神的重任。
B.作者认为,今天仍然存在着阿Q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
C.作者认为,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即用鲁迅的思想与妨害民族进取的劣根性斗争。
D.作者认为,应当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E.作者认为,对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更需要的还是鲁迅,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
十九 窦娥冤(节选)
关 汉 卿
第一课时
年月日
【课前预习】
关汉卿(1219-1301),号己斋叟,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祖上世代为官,他曾任太医院尹。 约元成宗元贞年间,只身移居大都(今北京),与元杂剧作家白朴、赵子祥等组织领导了杂剧作家团体——玉京书会。 元人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元人周德清把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60余种和大量散曲,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全世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与达?芬奇齐名的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共创作的60余种杂剧今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玉镜台》、《金线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孝》等18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3种仅存残曲。 其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多干预社会,力倡人道,诅咒战争,
向往和平,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着意表现人民,特别是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精神。 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谭记儿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炼,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与_______鼎足而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标志。 2.元曲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 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
3.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____________形式。 __________(时代)产生于中国北方。
4.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_______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局。
5.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________的若干曲牌组成。楔子只能用一二支_______。 宫调,即_________,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_________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6.杂剧的舞台演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_________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课堂练习】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宴(甲)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乙),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⑴外(外末)⑵端正好⑶云⑷正宫⑸滚绣球⑹一煞⑺白⑻正旦⑼科(介)⑽倘秀才⑾花脸⑿耍孩儿
A.角色名⑴⑻⑾ B.角色表演指示⑶⑺⑼ C.宫调名⑵⑷⑿ D.曲牌名⑸⑹⑽ 2.将下面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共体会其表达作用。 A、做得个怕硬欺软 B、叫声屈动地惊天 甲:( )乙:( )
这两句的表达作用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3.这折戏一开始,作者让监斩官、公人、刽子手陆续登场,击鼓鸣锣,摆旗提刀,吆三喝四;而所解押的是一位平民弱女。这段科白所渲染的气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端正好】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诉说无端受罪,蒙冤含屈 B.对命运不公天地不公发出呐喊 C.表达内心极端愤怒 D.不能怨王法,只能怨天地
5.请从【滚绣球】中找出符合下列分析的相应句子,将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A.用对比对偶修辞方式痛陈现实的不公道。( ) B.采用对偶和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控诉。( ) C.对天地敬畏,抱有幻想。( )
D.用呼告和反问句对天地悲愤地质问。( )
E.丢掉了幻想和敬畏,用呼告对天地进行指责和揭露,得出了结论。( ) 6.阅读【滚绣球】,完成题目
(1)此曲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2)概括此曲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希望—( )—( )—怨叹 7.请把窦娥指斥天地,否定鬼神,表现其强烈反抗性格的重点词语找出来。(至少找出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文字表述,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锅碗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国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