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广东省江门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A.100ml,5ml C.150ml,5m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100ml,10ml D.150ml,10ml
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天平的分度值 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
D.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可知ρC>ρB>ρA
3.如图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哪种做法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A.透镜不动,光屏与物体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物体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物体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物体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4.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位置不变 D.消失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8.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9.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 C.人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5s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甲的密度为_____kg/m
3
B.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0.8m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5kg
1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_____像。如果你要看到笔尖变为指向右侧需要将铅笔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杯慢慢移动。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入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4.如图,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经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甲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15.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尽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10s后,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了_____m。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
,再把壶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狗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 O 出发,沿同一平直路运动到 B 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1)前 10s 内,狗和兔子谁运动得更快? (2)兔子在前 60s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 (3)狗和兔子经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 四、实验题
19.小明同学在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鹅卵石密度ρ= 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如图甲所示,小明正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是错误的,错误的是__________;
(3)小明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4)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_____(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21.实验桌上准备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满足实验要求的若干根蜡烛A、B、C、D、E、F、G等。小阳选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8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发现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发现也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