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0:21:1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也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我们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16.“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他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其理由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认为“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轻视书籍”的表现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

何人倾心于书。”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9.请以“其实很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泰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

高一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 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地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___▲___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

(2) 入夜,月色溶溶,水面____▲____,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3)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____▲____:水是岷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固执 寥廓 相得益彰 B.执着 辽阔 相映成趣 C.固执 辽阔 相得益彰 D.执着 寥廓 相映成趣 答案 B

解析 “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侧重性格,贬义词;“执着”,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侧重毅力、精神。此处应选“执着”。辽阔:广阔;宽广。寥廓:高远空旷。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很有趣味。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研究中心为重建中国民间记忆,致力于家书搜集和整理工作,自2015年4月至今,近五万多份家书从海内外汇集而来。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正成为冬奥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C.“青蒿素,中医药贡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既是一项惠及苍生的科研成果,更是专心致志的超凡定力与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的结晶。

D.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答案 C

解析 A项“近”与“多”矛盾,保留其一。B项“如何引导……,从而培养……兴趣”,语序不当。D项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阅读文学经典,可以从人类优秀的文化宝库中探求真知 ②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智慧,提高个人的素养和气质 ③蕴含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它包括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历史、心理、艺术等人文方面的广泛内容 ⑤经典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 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文化素质 A.①②⑥⑤③④ B.①④③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答案 C

解析 语段思路是先说什么是经典,后说其作用。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师:以……为师 通:流传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答案 A

解析 出人:超出一般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吾尝跂而望矣?.A.??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而.

?为愚?愚人之所以..C.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百工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D

解析 A项表修饰/表转折。B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这类人。C项……的原因/用来……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

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

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责我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

责:指责 攻:加固 爱:吝啬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项“益”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充实。B项“以韩责我”中的“韩”指韩愈,只能翻译成“用韩愈来要求我”,不能译为“用韩愈来指责我”。C项“攻其车”中的“攻”,根据上下文,不能翻译成“进攻、攻打”;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再结合下文可以理解为“加工、加固”。D项可以联想到《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为“吝啬”。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B.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A项中的“其”是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联系《伶官传序》中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来理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能听清楚。

(2)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9.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章共三个段落。第一段主要分析了两个方面的原因: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内在的实际不足以为师。实际上表达了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的意思。第二段以孔子、马融、郑玄和韩愈为例,表达了自己的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的意思。最后一段主要表达了可以相互学习的意思。 参考译文

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阐述为师的主张,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心志,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主旨没有不同。我避开的是老师的名头,担忧的是老师内在的实际,老师内在的实际一天也不能忘记。我聊且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的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在他人面前为师的资质。至于老师的名称,正为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内在的实际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能对你怎么样呢?说内在实际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

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容易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为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是仲尼;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而使得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呢?马融、郑玄,这两个人仅仅是辨析章句的老师。当今世间本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幸而不是那样的人。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就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来做老师的话,本来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为人师。人的认识是有相同与不同之别的,你不要用韩愈来要求我。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老师弟子的名头,不敢接受那师生的礼仪。如果是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上有人来请教我,我难道曾经怒目闭口过吗?

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那气势有如开了一条大道将要快马加鞭。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顺着中正之道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些,哪里还要拜师呢?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假如去除师生的名头,保全师生的实际,用有余的交换不足的,也可以交换着做对方的老师了。这样的话,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柳宗元回复。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0题。

菩萨蛮·宿水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6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