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题
须一次输入少量血,一般最多不超过400ml,且要放慢输入速度。
(3)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则必须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以排除机体已产生抗体的情况。
(四)判断题(9题)
1.用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检查供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受血者红细胞的抗
体称为直接交叉配血试验。(X)
2.医学上的Rh血型系统的分型通常是将红细胞膜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膜
上缺乏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3.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也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
(X)
4.动脉血标本采集时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2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X)
5.PICC置管后可通过B超确定导管尖端位置。(X)
6.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进行静脉采血。(√) 7.浅静脉留置针更换贴膜后,需要在贴膜上标记更换贴膜日期。(X)
8.冰冻血浆在—30℃的环境下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使用前需将其放在37℃的温水中融化,
并于6小时内输入。(X)
9.置入PICC时,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上1/3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X)
(五)单项选择题(3题)
1.以下哪项不是晶体溶液?(D)
A.等渗电解质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50%葡萄糖 D.代血浆 2.以下哪种物质可使硅胶管老化?(B)
A.碘伏 B.乙醇 C.0.9%过氧乙酸 D. 0.9%氯化钠
3.含保存液的库存血PH为7.0~7.25,随着保存时间延长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A) A.葡萄糖分解,乳酸增高,PH下降。 B.葡萄糖分解,乳酸降低,PH下降。 C.乳酸降低,PH上升。 D.乳酸增高,PH上升。
(六)论述题(9题):
1.静脉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1)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一次出血量<500ml时,机体可自我代偿,不必输血。失血量
9
在500ml~800ml时,需要立即输血。失血量>1000ml时,应及时补充全血或血液成分。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输注浓缩红细胞、血浆、清蛋白。 (3)严重感染 输入新鲜血以补充抗体和补体,切忌使用库存血。 (4)凝血功能障碍 输注相关血液成分。 2.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在取血和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在输血前,一定要由两名护
士根据需查对的项目再次进行查对,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需要滴注少量生理盐水,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3)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及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
液凝集或溶解。
(4)输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的征象,并询问患者有无任何不适
反应。一旦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按输血反应进行处理。
(5)严格掌握输血速度,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衰患者应谨慎,滴速宜慢。
(6)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h,以备患者在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时检查、分析原因。 3.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与发热反应相似,重者在输入10~15ml血液时即可出现症状,
死亡率高。通常可将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输入血中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患者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反应。
第二阶段: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呈酱红色),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和血压下降等。
第三阶段:一方面,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后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另一方面,由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又可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进一步加重了肾小管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管型尿和蛋白尿,高钾血症、酸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
4.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某些成分血,如白细胞、血小板等(红细胞除外),存活期短,为确保成分输血的效果,
以新鲜血为宜,且必须在24小时内输入体内(从采血开始计时)。 (2)除血浆和清蛋白制剂外,其他各种成分血在输入前均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3)成分输血时,由于一次输入多个供血者的成分血,因此在输血前应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10
(4)由于一袋成分血液只有25ml,几分钟即可输完,故成分输血时,护士应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的监护,不能擅自离开患者,以免发生危险。
(5)如患者在输成分血的同时,还需输全血,则应先输成分血,后输全血,以保证成分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5.患者输血时过敏反应的护理是什么?
答:(1)预防:①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②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③供血者在采血前4h内
不宜吃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宜用清淡饮食或饮糖水,以免血中含有过敏物质;④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处理: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给予对症处理。①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
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可缓解;②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③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④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6.PICC留置期间有哪些并发症? 答:(1)穿刺点感染 (2)机械性静脉炎 (3)化学性静脉炎
(4)细菌性静脉炎及导管感染
(5)导管阻塞:分为非血凝性导管堵塞和血凝性导管堵塞 (6)导管内自发返血 (7)导管脱出移位 (8)导管断裂 (9)血栓形成 (10)穿刺处渗血 (11)穿刺处渗液 (12)接触性皮炎
7.1975年国际护士会明确规定了护士的哪些职责? 答:(1)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2)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 (3)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的方法。
11
(4)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找出住宅区对环境及健康的威胁因素。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8.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护士应注意观察哪些情况?
答:(1)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
曲、受压。
(2)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溢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每次观察巡视后,应做好记录。 9.什么是自体输血?其优点是什么?
答:自体输血是指术前采集患者体内血液或手术中收集自体失血,经过洗涤、加工,在术后或
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方法,即回输自体血。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 优点:
(1)无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不会产生免疫反应,避免了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 (2)节省血源。
(3)避免了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传播。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