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阅读以文带文课《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平陆县圣人涧小学 郑旭霞
“一主”目标 :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进入童话意境,感悟童话的语言,在朗读中感悟童话的语言,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两翼”目标 :
1.主题诗《睡美人》,《主题读写》中的童话《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作者新美南吉的童话《鹅过生日》,体会作者在童话创作中的语言风格。
2. 在批注式阅读中感悟童话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课文中高尚的友情。 2.懂得童话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 以文带文《睡美人》,营造童话情境。 师:童话在哪里? 生:每个家里有一个。
在桌子的木头里,在杯子里,在玫瑰花里。 女:童话躲在里面,
很久了,不说话。 男:是一个睡美人,
需要将她唤醒。 女:如果没有一个王子,
或者一个诗人把她亲吻, 男:有个孩子将会
白白等待她的童话。 二、品着“天天”,走进故事: 1.营造画面,激情示范读:
师:童话无处不在,木头里、杯子里、玫瑰花??只要你想到的地方
它都能躲藏。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读童话《去年的树》,看看童话 躲在哪里?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童话在哪里? 生:童话在树枝上 生:童话在小鸟的歌声里 2、感知内容,师生接读:
师:多美好的画面啊,鸟儿站在树上—— 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3、品词析句,减词对比读:
师减词读:鸟儿站在树上,给树唱歌。 生读原句:鸟儿站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减词读:树呢,听着鸟儿唱 生读原句: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4、读写联动,补充想象读:
师:当月满枝头时,
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师: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
生: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 生: ,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 天站着听鸟儿唱。
师:读到这里,你读懂了小鸟和树之间拥有 的情感? 生:深厚的情感 亲密的情感 5、习得语用,想像对比读:
师:读到这里,你好像看见一棵什么样的树?怎样的鸟儿? 生: 高大 的树 可爱 的鸟儿 生: 茂盛 的树 快乐 的鸟儿 生说一个词就上黑板把词语写出来。
师:可是,课文写了树高大了吗?写树多茂盛了吗?写鸟可爱的模样
了吗?生:没有 不写外貌 简简单单 师:不写外貌,简简单单,反而让童话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三、读着对话,走向过程。 1.感知内容,发现秘密。
师:接下来的故事,是不是也简简单单地写呢?从第2自然读到课文
结尾。你发现故事的简单体现在哪里? 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有难度) 2.以文带文,双篇对比读:
师:不会,没关系,我们先把《去年的树》放一放,请同学们先读主 题读写47页《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第4自然到18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
师:请同学站起来,边读边表演《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 学生边读边表演。
师:现在,现在再读《去年的树》,也这样边读边表演
生读课文《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时,表演那么生动,为什么读《去年的树》却不表演了?
生:因为《去年的树》的提示语非常简单,没有动作、没有神态。 3.聚焦语言,体会语用:
师:鸟儿和大树之间这种深厚的情感,是靠提示语来体现的吗?显然不是的。没有精彩的提示语,那是靠什么写出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情感的?生:对话
师:我们来分角色读,你们只读小鸟的话,老师读其他人物的语言。 师: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 卖掉了。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师小结:不写动作、不写神态、也不写语气,只写什么?
不写提示语,简简单单 四、透过看字,品味情感
师:开头简单,过程也是简单的,那结尾还会简单吧? 生:简单
1.自学提示、批注阅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