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PPP项目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方法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1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2.2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对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行政管理干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安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培训内容有:
2.3工程项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电工、焊接、高处作业、爆破等工种安全教育培训。其培训内容有:
2.4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
3、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3.1安全措施计划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措施计划。
3.2安全措施计划范围包括:
3.3安全计划措施费用从安全管理费用中列支。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4.1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为特种作业人员。
4.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4.3特种作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施工起重机械验收和使用登记制度
5.1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备安装完毕,施工单位应会同租赁单位、安装单位进行验收,或委托专门检测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备自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施工单位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登记,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着位置。
5.3登记时应提交的资料有: 6、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6.1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收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签字后,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6.2所指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1分部分项工程有:
6.3对上述工程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7、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7.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主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7.2检查方式有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包括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年度、季度、月度检查、管理人员日常巡回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班组检查、交接检查等。不定期检查包括开工前、停工前、复工前、检修中检查等。
7.3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内容有: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伤亡事故处理等。重点是查“三违”安全责任制落实,检查应写出安全检查通报或报告,对查出问题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
7.3企业检查有年度、季度、月度检查,其中以季度检查为主。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7.4日常性检查,即一般经常性、普遍性安全检查,包括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班组、专职安全员的日常性检查,主要查日常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当事人整改。
7.5专业性检查,主要针对特种作业、设备、场所进行专业性检查,防止因为技术隐患造成安全事故。
7.6季节性检查,主要对暑期、冬季、雨季季节性安全措施进行检查,防止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
7.7节假日安全检查,主要防止节假日因人们麻痹思想造成安全事故。 7.8项目管理公司每季度对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安全管理进行履约考核,考核内容。
8、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制度
8.1进入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临空和高空作业的人员应当系好安全带。
8.2各类洞口和脚手架应当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应当符合技术安全标准,各类建筑工程高出+0.00线2m以上的立面所设的安全网应采用100cm2不少于2000目的密目式阻燃围网封闭,要求围设平整、绷紧、密拼连接、整齐美观,不得漏挂、脱落。
8.3每层脚手架的走道板应设180 mm高,面漆红白格的挡脚板(木挡脚板厚18 mm,宜推广轻槽型钢挡脚板)。
8.3安全帽应分色标识使用者,现场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及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应佩戴红色安全帽,总监办的监理人员应佩戴白色安全帽。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佩戴黄色安全帽,其他施工作业人员应佩戴蓝色安全帽;安全帽前端必须标识单位名称;戴安全帽时必须使帽带系紧下颚,帽衬应与帽壳留有20—25 mm空隙。
8.4施工现场的楼梯、预留口、通道、深基础、坑井、等一切容易坠落的临边临口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护和警示设施,危险仓库附近应有明显的标志及围挡设施。
9、施工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9.1施工现场的用电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办法》。 9.2施工单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在监理单位审批并报管理单位备案后方可实施。
9.3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级配电即配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类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三类电箱中的各类电器应是合格品。两级保护:选取符合容量要求和质量合格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
9.4施工现场的电气安装、电器维修、电工值班等,须由持有地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并按规定时间年审合格的电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技术操作办法》。
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9.6施工现场每周组织相关人员不小于一次的临时用电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由电工进行每日检查。
10、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
10.1施工单位应按照公安消防主管部门要求,建立项目经理部的消防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落实公安消防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10.2施工单位必须针对自身施工范围特点编制消防方案,经总监办和当地消防部门审批后严格按方案执行。
10.3现场必须有满足消防车出入和行驶的道路,还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火报警系统和固定式灭火系统,消防设施应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火灾易发区域施工或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可设吸烟室。
10.4施工现场的通道、消防出入口、紧急疏散楼道等,均要有明显标志或指示牌。
10.5施工单位必须有落实完善的消防水源,应满足灭火要求(设置启动开关,水枪、水带要到位)。
10.6施工单应按规定配备消防检查员,对消防隐患要限时落实整改。 10.7遵守其他消防管理规定。 第六章 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与措施
1、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第一步应做好危险源识别和控制工作。
1.1根据危险源的作用,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其中第一类危险源是施工现场可能意外释放能量的载体或物质,如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供热锅炉、起重机械、炸药、高空坠落等。第二类危险源为限制能量措施失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