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峡》导学案(第一课时)
《三峡》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人:山东淄博 驿寄尺素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本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
预习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巘(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二、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是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是 。③故渔者歌曰 :“ , ”。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 ) ⑶沿溯阻绝(沿: )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 ⑺每至晴初霜旦(旦: ) 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 ) 四、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 今义: . 五、译句: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导学案:
1、预习成果展示:
找四生板演,教师听写。 2、合作探究:
(1)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疏通文意。(友情提示: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小组交流加深理解 )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5)本文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你能简要地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吗?
达标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4分) ⑴略无阙处 通 ,意思是 ⑵哀转久绝 通 ,意思是 2、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澡、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波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百帝。 C、清/荣/峻/茂。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三峡》中描绘春冬山林涧水的名句是 5、《三峡》中,郦道元用“ ”的语句比喻夏水的迅疾,引用渔者之歌“ , ”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6、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的句子是 7.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2)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至:至于夏水襄陵( ) 每至晴初霜旦( ) (4)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 ) 8、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