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知识点 - 图文
1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④ 16.普通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17.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②
18.普通法律与宪法相违背会怎样? j——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0.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作用/原因:
E——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22.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
F——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加强宪法监督
(1——19) P____ —— ____页 1.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
a——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A——法律方面: 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B——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3.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什么机关?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的机关是: C——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5.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什么行使监督权? d——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
6.监督权力行使,作为公民怎么办?
e——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7.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②③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8.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
f——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D——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0.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11.宪法意识的含义: g—是指人们关于宪法和宪法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态度等的总称。
12.宪法意识的重要性:E——“宪法意识的有无、、、、、、长治久安”。 13.宪法意识的有无,宪法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什么? h——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能否彻底付诸实施。
14.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1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①②③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6.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17.宪法实施的三个方面:①宪法的执行;②宪法的适用;③宪法的遵守。 18.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 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
j——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知识点(1—13) P____—— ____页
(一)公民基本权利(1— 10) P ___ 页
1.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A——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B——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
(1)包括: C——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D——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
(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E——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
(1)重要形式:F——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
b——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 6.人身自由
(1)含义:C——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d——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4)人格尊严权包括:
e——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5)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法律规定:f——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②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
g—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7.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h——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8.社会经济权利:
①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占有、使用、受益、处分。
②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9.文化教育权利:
①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文化权利: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③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10.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j——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二)依法行使权利(1—3) P___页
1.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④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1)原因/遵守正当程序的作用或意义: a——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