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2(选择题)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2(选择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08:45

A.小型冷作模具 B.大型冷作模具 C.热挤压模 D.热锻模

33. 高锰钢是典型的耐磨钢,其牌号为ZGMn13,碳质量分数在0.9%~1.4%之间,锰质量分数在 之间。

A.1%~5% B.6%~10% C.11%~14% D.15%~20%

34. 铬不锈钢的防腐蚀机理是在钢中加入质量分数 的铬,使钢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从而提高金属抗氧化能力。

A.≥12.5% B.≥9.5% C.≥6% D.≥3%

35. 某种钢内铬质量分数为13~19%,碳质量分数为0.1~0.45%。,则该钢称为 不锈钢。

A.马氏体型 B.铁素体型 C.奥氏体型 D.奥氏体—铁素体型

36. 经过 处理的高锰钢制作的工件,在工作中受到冲击和压力而变形时,表面会产生强烈的硬化使其硬度显著提高(50HRC以上),从而获得高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高的塑性和韧性。

A.水韧 B.喷丸 C.渗氮 D.表面淬火 37. 铸铁中强烈阻碍石墨化的元素是 。

A.碳 B.硅 C.锰 D.硫 38. 白口铸铁中的碳,绝大多数是以 形式存在的。

A.片状石墨 B.团絮状石墨 C.球状石墨 D.渗碳体 39. 灰口铸铁中的碳,绝大多数是以 形式存在的。

A.片状石墨 B.团絮状石墨 C.球状石墨 D.渗碳体 40. 在同一化学成分的情况下,铸铁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对石墨化程度影响很大。冷却速度越缓慢,越 石墨化

A.不利于 B.有利于 C.不影响 D.不可能

41. 一般说来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均比相应的钢低得多,其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A.显著高于 B.显著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42. 灰铸铁表面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铸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方法有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法、火焰淬火等。铸件表面快速加热到900~1000℃,然后进行喷水冷却,经淬火后表面层组织为 。

A.马氏体 B.马氏体和石墨 C.石墨 D.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43. 为消除灰铸铁中较高的自由渗碳体,以便切削加工,可采用 。 A.低温石墨化退火 B.高温石墨化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去应力退火 44. 可锻铸铁是由白口铸铁通过退火获得的具有团絮状石墨的铸铁,它具有较高的强度,特别是塑性。必须指出的是,可锻铸铁 锻造成型。

A.不能 B.可以 C.组织为铁素体时可以 D.组织为珠光体时可以 45. 对于受力复杂、截面尺寸较大、综合力学性能要求高的球墨铸铁件,一般应采用 来满足性能要求。

A.正火 B.等温淬火 C.调质处理 D.表面淬火 46. 球墨铸铁热处理的作用是 。

A.只能改变基体组织,不能改变石墨形状和分布 B.不能改变基体组织,只能改变石墨的形状和分布 C.两者均可改变 D.两者均不能改变

47. 由于铝与氧的亲和力很强,在空气中铝的表面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纯铝在 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A.海水 B.酸液 C.大气 D.碱液

48. 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是 。

A.硬铝 B.超硬铝 C.锻铝 D.防锈铝 49. 一般 淬火后采用自然时效,时间不少于4天。

A.硬铝 B.超硬铝 C.锻铝 D.铸造铝合金 50. 以 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白铜。

A.锌 B.锰 C.镍 D.锡 51. 以 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A.锌 B.锰 C.镍 D.锡 52. 常用黄铜中锌的的质量分数应在 以内,超过这个含量黄铜的性能因变脆而没有了使用价值。

A.10% B.20% C.35% D.50% 53. 在锡青铜中常加入铅改善 。

A.耐磨性 B.流动性 C.锻造性 D.切削加工性能 54. 在黄铜中加入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黄铜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同时也提高在海水、氯化物和过热蒸气中的耐蚀性。

A.铝 B.锰 C.锡 D.铅

55. 及其合金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和腐蚀,加上资源丰富,已经成为航天、化工、国防等部门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A.铝 B.铜 C.钛 D.镁

56. 硬质合金的热硬性好,其高硬度可保持到 ,且其耐磨性优良。 A.600℃ B.800℃ C.900~1000℃ D.1200℃

57. ZChSnSb8—4表示铸造 基轴承合金,主加元素wSn为8%,辅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其余合金元素为锡。

A.锑 B.锡 C.铝 D.铜

58. 在切削加工前应安排预先热处理以降低硬度,高碳钢及合金钢必须采用 。

A.正火 B.球化退火 C.完全退火 D.调质 59. 生产上所说的水淬油冷实际上是属于 。

A.分级 B.双液 C.等温 D.预冷 60. 将钢材奥氏体化,随之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上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称为 淬火。

A.双液 B.分级 C.预冷 D.等温 61. 为了减少淬火冷却残余应力和畸变,将钢件奥氏体化后先较缓慢地(一般在空气中)冷却到略高于Ar3(或Ar1)点,然后进行淬火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淬火。

A.双液 B.分级 C.等温 D.预冷

62. 一般说来 淬火适用于变形要求严格和要求具有良好强韧性的精密零件和工模具。

A.双液 B.单液 C.等温 D.分级 63. 分级淬火分级的目的是 。

A.使工件在介质中的停留期间完成组织转变 B.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 C.节约能源 D.使工件内外温差较为均匀,并减少工件与介质间的温差

64. 二次硬化是指铁碳合金在一次或多次回火后提高硬度的现象,这种硬化现象是

由于特殊碳化物的离位析出和(或)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所致。这种现象

表现的尤为突出。

A.碳钢 B.铸铁 C.不锈钢 D.高速钢

65. 钢淬火后在 左右回火时所产生的回火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或不可逆回火脆性。

A.100℃ B.200℃ C.300℃ D.400℃ 66. 对上、下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的正确描述是 。

A.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B.两者都具有很低的强度和韧性 C.上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D.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67. 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它表示钢接受淬火的能力。

A.淬硬层深度 B.淬硬性 C.淬透性 D.临界直径 68. 是不能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

A.铬 B.锰 C.钴 D.硅

69. 完全退火是目前广泛应用于 的铸、焊、轧制件等的退火工艺。其目的是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A.低碳和低碳合金钢 B.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 C.高碳和高碳合金钢 D.碳素钢

70. 第一类回火脆性的特点是 。 A.具有可逆性铬 B.脆性出现的同时,不会影响其它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C.和钢的成分有关,钢中碳质量分数越高,脆化程度越严重 D.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避免

71. 第二类回火脆性的特点是 。 A.主要在含有铬、镍等元素的合金钢中出现 B.与回火后的冷速无关 C.具有不可逆性 D.主要是在碳素钢中出现

72.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A.A1以下 B.A1以上 C.Ac3以上 D.Ac3以下

73. 由于大型铸件常常有枝晶偏析出现,所以其预先热处理应采用 。 A.正火 B.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 C.高温回火 D.均匀化退火

74. 对于需要渗氮或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的小型锻件,以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种,如18Cr2Ni4WA等,可采用 作为预先热处理。

A.正火 B.调质 C.球化退火 D.完全退火 75. 影响白点敏感性的主要因素是钢中碳及 的质量分数,它们的质量分数越高,白点敏感性越大。

A.硫 B.磷 C.氧 D.氢 76. 金属或合金的加热温度达到其固相线附近时,晶界氧化和开始部分熔化的现象称为 。

A.过热 B.过烧 C.氧化 D.脱碳

77. 在 中,由于Ms点较低,残余奥氏体较多,故淬火变形主要是热应力变形。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中、低碳钢 78. 高速钢锻造后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消除 以利于切削加工,为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A.白点 B.应力 C.粗大组织 D.网状碳化物 79. 钢材中某些冶金缺陷,如结构钢中的带状组织、高碳合金钢中的碳化物偏析等,

会加剧淬火变形并降低钢的性能,需通过 来改善此类冶金缺陷。

A.退火 B.正火 C.调质 D.锻造

80. 一般说来,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多少与Ms点的位臵密切相关, 。 A.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 B.Ms点降低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少 C.Ms点升高越多,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越多 D.Ms点略有升高,则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急剧增加

81. 为了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合金钢淬火加热温度应比碳钢高,有时淬火加热温度要大大超过临界温度,如高速钢W18Cr4V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280~1300℃,比其临界温度约高 。

A.100℃ B.200℃ C.300℃ D.400℃ 82. 用合金元素强化铁素体是作为提高 的一种方法,在一些不需要热处理的低碳合金钢中获得广泛应用。

A.钢的强度 B.钢的弹性 C.钢的塑性 D.钢的韧性 83. 除弹性元件等特殊情况外,合金钢一般不采用中温回火的原因是在此温度范围回火 。

A.不能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 B.会产生明显的第二类回火脆性 C.会产生明显的第一类回火脆性 D.综合力学性能差

84. 对焊接性能影响最大的是钢中 。

A.碳的质量分数 B.合金元素含量 C.晶粒度的大小 D.硫、磷的含量 85. 碳的质量分数wC为 的调质钢,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

A.0.1%~0.2% B.0.25%~0.50% C.0.6%~1.0% D.1.0%~1.2% 86. 中淬透性调质钢的油淬火临界直径为 mm。

A.40~60 B.60~80 C.80~100 D.100以上 87. 大型弹簧和重要弹簧均用合金弹簧钢制造。由于合金元素使共析点左移,故合金弹簧钢的碳质量分数wC应为 。

A.0.2%~0.4% B.0.45%~0.70% C.0.8%~1.1% D.1.2%以上

88. 弹簧的热处理是淬火加中温回火,硬度一般在40~45HRC之间。热处理后的弹簧往往要进行 处理,使表面产生硬化层,并形成残余应力,以提高弹簧的抗疲劳性能,从而提高弹簧的寿命。

A.时效 B.渗氮 C.冷处理 D.喷丸

89. 一般用于线径或厚度在10mm以下的小型弹簧,采用冷拉弹簧钢丝冷绕成形。由于弹簧丝在生产过程中(冷拉或铅浴淬火)已具备了很好的性能,所冷绕成形后,不再进行淬火,只须作 的去应力退火,以消除在冷绕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并使弹簧定型。

A.100~200℃ B.200~240℃ C.250~300℃ D.300~350℃

90. 热处理过程中要求弹簧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并且不易 。 A.脱氧 B.氧化 C.增碳 D.脱碳

91. 有些淬透性较差的弹簧钢,可采用水淬油冷,但要注意严格控制水冷时间,防止 。

A.变形 B.淬裂 C.脱碳 D.氧化

92. 滚动轴承钢中wCr若超过 ,则会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使硬度和尺寸稳定性降低。

A.0.45% B.0.70% C.1.20% D.1.6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小型冷作模具 B.大型冷作模具 C.热挤压模 D.热锻模 33. 高锰钢是典型的耐磨钢,其牌号为ZGMn13,碳质量分数在0.9%~1.4%之间,锰质量分数在 之间。 A.1%~5% B.6%~10% C.11%~14% D.15%~20% 34. 铬不锈钢的防腐蚀机理是在钢中加入质量分数 的铬,使钢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从而提高金属抗氧化能力。 A.≥12.5% B.≥9.5% C.≥6% D.≥3% 35. 某种钢内铬质量分数为13~19%,碳质量分数为0.1~0.45%。,则该钢称为 不锈钢。 A.马氏体型 B.铁素体型 C.奥氏体型 D.奥氏体—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