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教师版)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教师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27:32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集

毛,暂时没有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二)通过该教师可以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有以下几点:(这里要进一步深入论述)

1.道德素质2.文化素质3.能力素质4.身心素质 案例四: 当你成为一个老师后??

一年后,你当上了老师,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学,那个小学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校舍破旧,教学设备陈旧,甚至连个篮球都找不到。学校一共只有七八个老师,但学历最高的就是你了,还有几个老师是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来上学,他们很多连电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案例设疑:你作为一个新来的教师,你将怎样去面对这种现状?如果你是该学校的校长,你又如何去留住那些教师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你是这个县的教育局局长,你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类似这个学校的薄弱学校的发展?如果你是我国教育部的部长,你又将有哪些措施去改变这种现状?

案例分析引导:

一、作为新来的教师,第一,应该先把心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不要被眼前学校的破败与落后弄得很沮丧,要用很多教育家也是从穷乡僻壤中走出来的例子鼓励自己绝不放弃;第二,要尽快熟悉、适应环境,并进而适应新的岗位。第二,积极与领导和同事交流,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自我封闭,良好的同事关系是一个新教师愉快工作的很重要的前提,同时也能获取领导和同事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更能有一种大家庭的温暖,会减少初来乍到的陌生和局促;第四,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一个教师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学生,当学生喜欢你、欣赏你时,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会让你减少对学校物质条件简陋、环境的恶劣的恐惧或排斥;第五,积极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这是一个新教师的立身之本,是自我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作为学校校长,第一,应积极关注新来教师的思想动态,做好新教师的思想工作;第二,改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的人文关怀,为新教师创造一个充满温情与关怀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第三,积极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和班级工作,使其尽快适应并尽快成长;第四,积极营造良性的教学竞争,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尽量争取办学资金,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想方设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路途遥远的学生解决读书的实际困难,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在学校的吃饭住宿问题。

三、作为教育局局长,第一,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加快推动教师的积极流动,以使师资缺少的农村偏远学校可以优化师资队伍配置;第二,对农村偏远的学校教师在待遇上、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实行政策性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实行校校对口帮扶政策,重点学校必须一对一地从办学设备、师资培养、教学指导、管理诊断等方面对农村偏远的薄弱学校进行帮助;第四,加强薄弱学校师资的培训,可以用上级财政将优秀教师请到薄弱学校实地指导,也可将薄弱学校的教师送出去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第五,在办学资金拨付上,应对偏远薄弱学校实施一定的倾斜,以改善学校的整体办学环境。

四、作为教育部长,第一,要积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偏远学校的投入;第二,在偏远学校,建立寄宿制学校,保证偏远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学权利;第三,加强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的免费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第四,要建立完善补偿机制,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通过“奖、助、补、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第五,适当撤并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农村偏远的小学校。

29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集

第六章 谁受教育(学生)

案例一(重点案例):

案例设疑:阅读下面的案例,思考我们学生的学习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 几年前,世界范围内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一天,老师说:“同学们,今天咱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就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无言以对。当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时候,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学生说:“什么叫‘短缺’?”非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粮食’?”而中国学生则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

案例分析引导:这个案例深刻反映了我国教育的一种普遍状况——学生缺乏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自我意识性等特点。

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的三个本质特点之一,但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却长期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我国的学生对成人高度依赖,看待事物功利性很强,低报负,低自尊,低自信,对成人和权威非常顺从,没有自己的主张与声音。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转变儿童观、学生观,民主、平等地与他们交往;更新管理的理念,采取低控制的教育策略,教会他们自我选择并要尊重他们的选择;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自我的价值,张扬青春的个性。

案例二: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的认识。

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名列全县第二)考取华中理工大学。 聂愿愿受的是他的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几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诵。除了公式公理以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

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了“我向在教学方面实践有一个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比其他学校成功,因为我节省了3年时间。”聂其文的女儿刚刚12岁,也于4年前退学回家,聂其文打算在她身上再做以此“神童”试验。他说:“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记者来到聂愿愿所在的大学采访,当问及父亲的教育方法时,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的方法不好。其实他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自认为有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让我背,其他的资料也没有。爸爸每天都让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就打我,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那堵墙是爸爸,对着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父亲洋洋得意,儿子惊恐不安,父亲打算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儿子却对父亲所谓的“方法”恨之入骨。

2年后,在父亲聂其文的调教下,妹妹聂思思又以600分考取北京大学。

案例分析引导: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教育现实中以分数高低、考取名校等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的这一事实。透过案例,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从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与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理念来分析。批判以分数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片面教育,考试成功并不等于教育的成功,更不等于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30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集

案例三:

“弑师”

十月份马上即将过去,金秋十月本来是一年中的美好时光,可惜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接连三起“弑师”事件却震惊了全国,乃至“弑师”两个字竟然成了各大网站的热门词汇。 首先是10月4日,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李明,在教室里残忍的向班主任老师连捅4刀,一个家境贫寒、弟妹等着抚养、任教不足一个月的老师就这样成了刀下鬼。起因竟然是李明同学认为初中老师、家长、同学都歧视他,结果却是这名不足23岁的、曾考上两所大学的研究生、创作发表过20余部小说和剧本的高中老师当了替死鬼!

第二起发生在10月21日中午,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17岁的学生丁某前一天逃课,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找他谈话,潘老师本想给丁某家长打电话,但没联系上,只好带着丁某做家访。丁某担心父母知道,就借口父母不在家,将潘老师骗到山上后活活掐死。舆论纷纷责怪这位老师的“告状式家访”方法不当,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第三起,就是前天晚上发生在麻烦不断的中国政法大学,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学生付某(天津人)冲进课堂,将法学副教授程春明当场两刀“了断”,随后投案,震惊全国!该校BBS上风传该老师留法归来,才华横溢,性格浪漫,颇有女生缘。因与付某女友有染,付某不堪其辱,遂采取极端措施(校方对此予以否认)。但不管怎样,该教授罪不至死。目前该校同学正在自发的为程教授烛光守夜。

案例设疑:师生关系是社会上最单纯的一种社会关系,本应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但以上充满血腥的三个案例却折射出我国教育现实中的这种关系的严重的异化。请你分析 我国现实师生关系异化的深层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

案例分析引导:

一、深层原因:1.社会整体人文环境恶化的因素;2.功利教育对师生关系的异化3.教师自身素质的因素;4.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缺失;5.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二、解决策略:1.师生关系的社会调节。主要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法律调节主要是指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做好法制宣传,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道德调节主要是指社会伦理体系的重构,特别是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2.师生关系的学校调节。主要是学校要在管理上更突显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共融的校园整体人际关系;在教育理念上要淡化功利教育色彩,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在教育实践上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师生关系的教师调节。教师除了自身职业道德的调节与提升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调节、组织和沟通调节、态度调节、情感调节、意志调节,其调节的原则是教学相长、人际和谐、心理相容。

案例四:

“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而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才能把他们守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案例设疑:在我们教育现实中,很多老师也像小说中的守望者一样,只是这个守望者他仅仅是纪律的守望者,你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怎样的守望者才算成功?

案例分析引导: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峙的态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31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教师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育学基础教学案例集 毛,暂时没有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二)通过该教师可以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有以下几点:(这里要进一步深入论述) 1.道德素质2.文化素质3.能力素质4.身心素质 案例四: 当你成为一个老师后?? 一年后,你当上了老师,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学,那个小学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校舍破旧,教学设备陈旧,甚至连个篮球都找不到。学校一共只有七八个老师,但学历最高的就是你了,还有几个老师是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来上学,他们很多连电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案例设疑:你作为一个新来的教师,你将怎样去面对这种现状?如果你是该学校的校长,你又如何去留住那些教师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你是这个县的教育局局长,你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去优化教育资源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