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九月联考试题20191101012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九月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章约占40%,第二章约占6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物质用途中利用物质的氧化性的是
A.酒精作配制碘酒的溶剂 B.明矾和小苏打常作油炸食品的发泡剂 C.氯化铁溶液作铜质电路板的腐蚀剂 D.硅胶或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 2.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B.NH4HC2O4和NaH2PO4都属于酸式盐 C.NaAlH4和LiAlH4都是强还原剂 D.CaCO3、BaSO4都是非电解质 3.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是考虑实验安全因素的是 A.验证乙烯的可燃性:先检验乙烯纯度,验纯后,再点燃乙烯 B.配制浓硫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先向烧杯中注入酒精,再注入浓硫酸 C.石油分馏过程中发现忘加沸石:先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继续加热 D.氢气还原氧化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冷却,后停止通入氢气 4.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水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和乙醇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色,原溶液一定含有Fe C.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有AlO2
-
2+
D.向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可能含SO3
- 1 -
2-
5.在新制氯水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Mg、HCO3、SO4 B.Fe、NH4、NO3、Br C.Cu、Na、NO3、SO4 D.Ba、K,AlO2、I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2+
+
-
2一
2+
+
-
-
3+
2+
-
2一
2+
+
-
-
7.近年来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工业上利用氨气与甲醛(HCHO)的反应,不仅可消除污染,还可生产重要的工业原料六亚甲基四胺(结构如图所示,另一种产物是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六亚甲基四胺的分子式为C6H12N4
B.六亚甲基四胺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40 g·mol' C.参与反应的氨气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涉及的4种物质均为非电解质
8.某实验需要用到480 mL 0.1mol·LFe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480 mL容量瓶和100 mL量筒 B.用Na2O2可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C.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紧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 D.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
9.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以及在胶体中滴加适量HI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 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能聚沉水中带负电荷的杂质 B.乙转化为丙过程中发生聚沉、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验证乙中是否生成了胶体 D.煮沸的目的是促进Fe水解生成更多的Fe(OH)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石灰石粉末增强新制氯水的漂白性:2H+CO3=H2O+CO2↑
B.用漂白精溶液吸收汽车尾气中SO2:Ca+2ClO+SO2+H2O=CaSO3↓+2HClO 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4Fe+O2+4H=4Fe+2H2O 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价CO2:2AlO2+CO2+3H2O=2Al(OH)3↓+CO3
11.LiFePO4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已知: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氧化剂 B.FePO4中磷元素被还原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D.每消耗1 mol FePO4必有2 mol电子转移 12.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二者有相关性的是
-
2-
2+
+
3+
2+
-
+
2-
3+
1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分子数为NA B.1 L 1mol·LNaHSO4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4NA C.1 mo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
D.在298K时,1 mol的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2NA
14.已知:①在无色的MnSO4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铵(NH4)2S2O8溶液,溶液变萦红色;②在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H2O2,产生大量气泡;③在含KSCN的FeSO4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变血红色。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用盐酸酸化KMn4溶液 B.氧化性:(NH4)2S2O8>KMnO4>H2O2>Fe
2—
3+
-1
C.若①中还原产物为SO4,则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3 -
D.在Fe(NO3)2溶液中滴加酸化的H2O2,也可证明H2O2的氧化性比Fe的强
15.实验室有一份混有少量碳酸钙杂质的碳酸钡样品。分离并提纯碳酸钡的实验步骤如下[右下图为Ba(OH)2和Ca(OH)2的溶解度曲线]: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所需主要仪器是酒精喷灯、铁坩埚、泥三角、玻璃棒等 B.步骤Ⅱ中过滤时的温度对实验无明显影响
C.步骤Ⅲ中,当观察到红色刚好消失时,即可停止通CO2 D.上述过程中涉及到分解、化合、复分解反应
16.向100mL苛性钾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物中有三孙含氯元素的粒子。经测定,n(KClO3)=0.02mol,n(KClO)=0.04mol。该苛性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6mol·L
一1
,B.1.2 mol·L
一1
C.1.8 mol·L
一1
D.2 mol·L
一1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Ⅰ.近期,四川等地频频发生地震,在地震过后,常常喷洒各类消毒液对灾民临时生活区进行消毒。某品牌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浓度为4.0 mol·L为1.2 g·mL
一1
一1
,密度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欲用NaClO固体配制240mL“84消称液”。 ①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烧杯 B.250mL容量瓶 C.10mL量筒 D.胶头滴管 E.天平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NaClO固体配制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Ⅱ.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至关重要。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