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0:38:49

单介做进行预算,不顾如何控制工程造价,一味着寻求他们小地区的利益,提高了工程造价。在施工中间随意修改原设计,增加、扩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标准,从而使工程造价一高再高。

2.5 管理机构众多的影响

使得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与设计、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银行等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各单位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反映也不一样,是之对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2.6 影响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增减都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诸多的因素:

(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只讲工程进度,不讲工程经济效益。

(2)由于工程设计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导致如设计线高程、线位的变更,CBR值未达标的变更,桥涵位置与实际不符的变更等诸多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增减。

(3)设备材料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设备材料出厂价格的变化,来源地的变化,运输单价装卸费的变化都直接影响设备材料预结算价格的变化,因而影响工程造价增减。

(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下条件的变化引起某些工程的增减,也会引起工程造价增减。

(5)计算工程造价所必须的概、预算定额水平、间接费率、计划利润率,以及税率等费用标准的变化,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

(6)人工工资单价的变动,虽占工程造价的比重不大,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动态因素。

(7)确定工程造价,不仅涉及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受利益驱动,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各自的经济目的,反映工程造价的意愿也不相同,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增减诸多因素之一。

9

第3章 怎样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1 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通过竞争后,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合理的安排项目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招投标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比较合理,也可以说招投标也是基本建设范畴的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之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实行限制,真正的体现了在经济市场实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和工程项目建设中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施工单位,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招标进来,是建设招投标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投标单位心服口服,工程实行招投标后,中标单位在施工前签订施工合同,从而工程造价也就确定了。其实还有一些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通过招投标,为我们的工程建设也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例如在投标过程中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完预算后需降低15%~20%才能中标。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公路建设工程市场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工程招投标的推行,使我国承发包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工程招投标制,对降低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控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招投标制基本形成了有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 2.合理的工程报价是衡量投标单位标价的准绳,也是控制工程价格的前提。 3.通过招投标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建设工程在市场中,不同投标者的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是有差异的,通过招投标总是有那些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最底或接近最底的投标者获胜。这样便实现了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对不同投标者实行了优胜劣汰。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每个投标者必须切实在降低自己个别劳动消耗水平上下功夫,这样对工程造价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10

3.2 建设工程招投标完善的几点建议

3.2.1 关于工程招标的资格预审

在实际操作中,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投标、评标、决标过程得到了较多的重视与规范,某些弄权者想在后面的环节中“做手脚”已经不太方便,于是就在资格预审上做文章,他们“充分利用权力”,把投标者限定在某些范围,把他们不中意的潜在投标者排除在外;有些地区或行业为了实现地方或行业保护,千方百计限制外来投标者,甚至明确规定本地区本行业的投标者加分等。这些严重违背了《招标投标法》。

对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操作环节上的漏洞是可以用制度来堵塞的。比如将投标者的名单保密并非十分必要,而且事实上很难做到,重要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择投标者,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加大对串标、围标的处罚等。首先,应当依法公开发布信息,广泛征集有资格有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参加资格预审;第二,成立资格预审专家评审团(根据项目情况而定评审团的规模等),由资格预审专家评审团制订评审规则,公平公正地评审,初步将入围投标者确定在拟发投标书家数的1.5至2.0倍;第三,将初步入围的可能投标者进行公示,接受公众(包括潜在投标者)的评议或投诉,对有异议的投标者进行核查确认,如果整个初步评审有较大问题,则推倒重来;如果基本没有大问题,则由招标人确定初步入围者(不可轻易否定初步入围者);第四,通知初步入围者于某时某地抓阄确定是否成为投标者,此过程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确定的投标者应立即通知其提交投标保证金、领取招标文件等。这样既发挥了专家的评审把关作用,也给潜在投标者比较公平的机会,同时避免了长官意志等干扰。 3.2.2 关于评标办法与合理低价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实际上规定了招标评标的两种方法:(一)综合评标法,(二)合理最低价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和无标底招标。正如俗语所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较好)。评标也不可能有最完美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就是相对较好的方法,但也各有利弊,具体应视工程项目而定,并且需在具体办法中尽力完善。

在采用综合评标法时,经常采取技术及组织方案标与报价分开分别评的方法,是防止评标偏向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报价与技术方案有关联的部分可以拿出来单独分析。为了防止在技术及组织方案打分上的主观偏向,一要加强资格预审,使投标者处于同等实力水平上;二要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一些投标者必须达到的技术及组织要求等。实际上,综合评标法主要适用于比较复杂和大型的工程项目。

在采用合理低价评标法中,对于如何确定合理低价:首先,国家的各种行业建设主

11

管部门要认真组织概预算及施工定额的研究,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专业人员,不断调整优化计价方法和定额,要将各地工程实例进行分类分析,把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分开统计,要建立起国家、省、地级市三级各类工程造价信息权威部门,要定期公布工程造价信息,并强制规定最高及最低限价。其次,对具体工程项目来说,招投标之前不能设定标底(往往保不了密),可以在投标人投标之后、先不开标,而请有关专家做造价分析(对大型项目,可在投标截止日前一段时间将专家“封闭”起来做造价分析),确定某个合理有效的报价幅度,在此报价幅度内的为有效报价,同时定出评价办法;比如,规定开标后以有效报价的平均值下浮2-10%(具体取百分之几要视平均值与合理幅度中值的差距而定,或者随机抽取)为标准,确定该标准后再开标,最终以最接近标准价者为中标者。如果出现非常意外的特殊情况,则另行处理。 3.2.3关于价格和合同的公平性

现实中,往往由于招标人利用居于买方市场的优势,直接或变相、公开或隐蔽地强迫投标人接受其种种苛求,而投标人为了中标不惜曲意迎合、处处承诺,最终形成不公平的价格和不公平的合同。这是严重违背《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等法规的做法,但当双方一旦签订合同之后,一些不合理的约定就“合法”了。

对此问题,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大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督力度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依法保护招标投标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投标法》中还规定了相应的罚则。但在现实中,对招标人的这类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远远不够,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如果大力实施民营化及建设项目法人化,让主持工程招标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也许在招标评标中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事就少多了;那样的话,政府对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督就要着重于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公平性。但无论如何,国有、公有的业主总会存在,总要占工程建设相当大的比例,即使是民营或私有业主的工程项目,也可能有人在招标评标过程中不公平公正;所以,任何情况下,招标投标过程的制度约束与全面监督总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只是一些可见性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实施起来会有很多阻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完善之路还很长。

3.3 现阶段人工单价的确定

1、一般全国工资区划分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情况、生活必

12

搜索更多关于: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单介做进行预算,不顾如何控制工程造价,一味着寻求他们小地区的利益,提高了工程造价。在施工中间随意修改原设计,增加、扩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标准,从而使工程造价一高再高。 2.5 管理机构众多的影响 使得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与设计、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银行等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各单位对工程造价的高低反映也不一样,是之对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2.6 影响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增减都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诸多的因素: (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只讲工程进度,不讲工程经济效益。 (2)由于工程设计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等因素的影响,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