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九套中考模拟卷】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有答案含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家庭电路相关的一些用电注意事项,应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判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如图所示的充电鞋垫,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能给 鞋垫上的电池充电。下图中与充电鞋垫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等。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如电动机和扬声器等。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如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
【解答】解: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能给鞋垫上的电池充电,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A、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反映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如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故B正确。
C、如图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吸引小铁钉,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如图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图重要的区别在于电动机有电源,发电机没有电源。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V不变,R=4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1A.如果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2A
B.1.5A
C.1.2A D.0.5A
【分析】由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可求并联的总电阻,再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可求虚线框内所有电阻
的等效电阻,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再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出此时并联的总电阻,最后又欧姆定律可求电流。 【解答】解:由I 可得,并联的总电阻:
R并 2Ω,
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并
,代入数据,
,
解得R′=4Ω;
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此时并联的总电阻R″:
替
,代入数据,
,
解得,R″ Ω, 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I′
1.5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使用,认清电路是关键。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5.(3分)(2019?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人们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D.冬天“搓手取暖”和“烤火”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分析】A、晶体在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于要继续吸热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内能增加;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的时候是活塞对气缸内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做功; C、粽子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与做功;
【解答】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于要继续吸热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内能增加;所以A错。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的时候是活塞对气缸内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做功,混合物的内能增加,这个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粽子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它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与做功。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而烤火是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D错。 故选:BC。
【点评】该题涉及晶体熔化、内燃机工作、分子热运动、改变内能方式等多个知识点,但是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考查比较简单。
16.(3分)(2019?衡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串联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
【分析】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A、闭合S2,断开S1、S3,L1、L2首尾顺次连接,属于串联,故A正确;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属于并联,故B错误;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接入电路,灯L2被短路,只有灯L1亮,故C正确;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2接入电路,灯L1被短路,只有灯L2亮,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灯泡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3分)(2019?衡阳)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分析】(1)由图象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判断出物体密度与液体a、b的密度关系;最即可判断;
(2)由于是同一块木块,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排开液体的重力与木块的重力的关系,然后即可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两容器液面相平,然后根据p=ρ
液
gh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
(4)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得出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根据p 即可比较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V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根据ρ 可知:ρ
甲
>ρ
乙
;
相同木块在a、b中都处于漂浮,则所受浮力F浮a=F浮b=G木, 根据F浮=ρ
液
gV排可得:ρagV排a=ρbgV排b;
由图可知:V排a<V排b;所以,ρa>ρb;
所以,由此可知: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故A正确;
B、因F浮a=F浮b,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排a=G排b,则:m排a=m排b,故B错误; C、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且ρa>ρb,根据p=ρ错误;
D、木块在a、b两容器中都处于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下=F浮
a
液
gh可知,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C
,Fb下=F浮b,则Fa下=Fb下;
由于两个木块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p 可知:pa下=pb下;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物体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能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液体的密度;难点是知道漂浮时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浮力相等。
18.(3分)(2019?衡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逐渐从a端
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