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资料(含答案)
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文言文阅读(12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经历 ⑷只
13.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D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寓言四则·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 )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 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 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 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1.人皆吊之
( )
A.慰问 B.吊着 C.哀悼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
A.将要 B.带领 C.将来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 五、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六、阅读。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 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一、zhòu bì jiào kǎi jù bì bó 二、D 三、C 四、1.A 2.B 3.B 五、1.√ 2.× 3.√ 4.×
六、(一)1.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 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 2.(你并)不比我强 3.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或扬长避短 4.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 5.否定句 肯定句 第2句 第1句 6.BC 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二)1.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二章
一 背诵全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三 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 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
论述道德修养的主要有1、2、6、8、9、11、12章。
答案1.说:通“悦”,愉快。 2.省:自我检查,反省。 3.逾:逾越,越过,超过。 4.好:喜欢,爱好。 5.笃:忠实,坚守
《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0分) (1)时习 说乎 有朋 不愠 君子 ......(2)吾 日 三 省 为人谋 忠 ......不信 传不习乎?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