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2017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8:16:57

表意丰富,用“活着的”这一形容词短语修饰“伤疤”这个名词中心语,搭配新奇,耐人寻味,有悬念感。

(2)阅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文章开头由“口外草地回来的人”的伤疤写起,再详细写秃手伯隐秘的满胸脯的红伤疤,突出其“不死”的内涵,最后结尾又写到“我”的身心上的伤疤,逐层递进,文意不断丰富深厚。

步骤三:区分表达方式

(1)具体描写秃手伯胸口伤疤的语句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突出秃手伯遭受的痛苦之深重。 (2)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结尾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简要议论“我”半个世纪以来对“有关伤疤的道理”的理解过程,以前,“我”对秃手伯的讲法不理解;而在“我”历经身体与心灵的痛苦折磨,留下许多很大很深的伤疤之后,才真正感悟到伤疤活着不死,时时提醒“我”重温曾经的苦痛的道理。这些议论深化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3)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与“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应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这是说从那些“看得见的伤疤”上,常常可以勾起人们对往昔伤痛的回忆,所以说“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这是说那些刻意隐蔽和掩饰的肉体的伤疤以及那些精神上的伤疤,深深地植根于人的记忆深处,无法忘却,难以磨灭,所以说“有的也一直不死”。

步骤四:综合考虑,概括主旨 本文事件特征:“伤疤”活着→人物形象:命运的坎坷艰辛,性格之隐忍坚毅→议论点旨:由“秃手伯”的痛苦写到自己的身体与心灵的创伤,表达了铭记、承担历史苦痛的坦然,也潜藏着热爱生命的执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冀。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复习巩固文化游记类、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模板要点 2、预习“第1讲分析结构思路类”

第 四 教 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 分析结构思路类

教学步骤:(结合晚自修学生先行阅读思考) 一、检查作业(晚自修阅读笔记) 二、分析结构思路类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标题、开头、结尾。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区别: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可见,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

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纲中“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按照分析对象分类,这种题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一类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过渡句段或结尾句段在全文中作用的。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结构术语有对比、衬托、铺垫、悬念、伏笔、照应、呼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倒叙、插叙、层层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内涵等。

题型一 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具体可以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

1.段内的结构层次; 2.全文的结构层次;

3.文章材料的组织方式;

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5.文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分析思路,其实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提各段之纲,挈各段之领”。 常见设问方式

2012重庆卷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012安徽卷文章前一部分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

2011重庆卷 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描写×××的景色,却从另一面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请简析。 (2)本文主要写了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3)文章的情感线索是怎样的?请分条列出文章情感发展变化的情况。 (4)作者围绕什么写了哪些事? 阅读范例 学生阅读《太阳梦》,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4页)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后阅读全文,找出写画家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理清线索。文章采用“纵贯式”线索,围绕“梦”而谈,前四段为“找梦”,中间写自己的梦,倒数第三、四段写老刘找到“梦”,最后老刘又寻“新梦”。

第三步,根据题干,分类合并写老刘的内容。文章开头四段主要写老刘画山画得苦,第二次集中写老刘在倒数第三、四段,主要写其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第三次集中写老刘在文章最后两段,“最近”,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

第四步,采用分条或表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每点2分)

解题方略 行文思路分析“六字诀”(学生用书200页) 题型二 局部思路的分析(句段作用分析)

局部思路的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散文行文思路的特色题——句段作用分析题。

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常见设问方式

2013江苏卷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013安徽卷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13四川卷 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2)说说画线处的句子在文中的好处。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或句? (4)某段或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角度一 开头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 学生阅读《大河家》,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5页) 解题指导 开头句段的作用“五考虑”

1.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引起下文。开头句或段,除了点题作用外,还有引起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暗示下文解释,为下文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

3.奠定基调。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情感,那么即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4.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5.景物开篇,烘托渲染。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首句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烘托(多为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

角度二 中间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 学生阅读《大河家》,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5页) 解题指导

这句话的上一段中提到了“船客子”一词,这是大多数读者不理解的称呼,这里很有介绍的必要;同时对“金客”“麦客”等下文要出现的词语也一并作了解释。从文章行文上来看,这几个句子句式整齐,与其他语句相比变化明显,在全文中起到了调节文章节奏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评分细则:每点2分)

解题方略 中间句段的作用“两思考”

第一,中间句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只有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的作用;或呼应结尾的作用;或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或

引领或引起下文的作用。(近几年高考题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属此类。)

第二,中间句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或论述的与情感有关的事情,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结构上一般是承上启下。

角度三 结尾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 学生阅读梁衡《冬日香山》,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6页) 解题指导 题干已经明确了题型,考查结尾句的作用,也明确了寻找答案的范围是“全文”。可以这样思考:从内容方面,作者写这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与全文内容是怎样的关系;内容是在上文所写香山的基础上对香山的清爽骨气本质的一种赞美,也点明了本文的主旨。从形式上看是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至于对读者的感受方面,可答也可不答。

参考答案 这是作者领悟到香山性格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慨,赞美冬日香山清净骨气的本质,点明主旨,总收全文、首尾呼应。

解题方略 结尾句段的作用“三思考”

第一,首尾呼应(照应)而结构完整,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第二,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第三,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三、课堂小结:结构思路题解题方法规律小结 1、阅读句段本身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这是做题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阅读,要明确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的陈述对象是什么,陈述内容是什么,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另外,要关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2、抓住位置特点

要注意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答法也不同。 3、审清题干要求,掌握答题模式

(1)审题要注意三点:句段位置,答题方向,提示或暗示性语言。 (2)掌握答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4、防止两种倾向。(1)答题不具体。(2)面面俱到。

四、作业:散文的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各有何作用?

第 五 教 时

教学内容:修补完善失分短板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散文的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各有何作用? 二、句段作用题因乱贴标签而失分 阅读范例 学生阅读黄裳《樱桃》,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 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8页)

满分指导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从结构手法等分析上下文内容的关联,这就需要弄清句段位置,构建结构方面的技巧知识网络;第⑥段处于文章的中间,画线语句又处于这一段的中间位置,按常规就是转入下文。

二是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第一步,要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画线语句下文“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要抓关键性的语言,理解句段内容,进而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对主旨的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作用。该题要求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体会这句话的含意,理解作者引用诗句表达挽留春光这一意思,然后结合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在整个文段中,该语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表意丰富,用“活着的”这一形容词短语修饰“伤疤”这个名词中心语,搭配新奇,耐人寻味,有悬念感。 (2)阅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文章开头由“口外草地回来的人”的伤疤写起,再详细写秃手伯隐秘的满胸脯的红伤疤,突出其“不死”的内涵,最后结尾又写到“我”的身心上的伤疤,逐层递进,文意不断丰富深厚。 步骤三:区分表达方式 (1)具体描写秃手伯胸口伤疤的语句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突出秃手伯遭受的痛苦之深重。 (2)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结尾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简要议论“我”半个世纪以来对“有关伤疤的道理”的理解过程,以前,“我”对秃手伯的讲法不理解;而在“我”历经身体与心灵的痛苦折磨,留下许多很大很深的伤疤之后,才真正感悟到伤疤活着不死,时时提醒“我”重温曾经的苦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