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及真题分类汇编全集
【解析】(1)实验所需的公式:v=s,t。
(2)根据公式v=s,t,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记录时间; (3)实验步骤:
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 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
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 ④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 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
⑥由速度公式v=s,t,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1)v=s,t;(2)刻度尺、停表; (3)①用木块作支撑物将长木板搭成斜面; ②用刻度尺测长木板(斜面)的长度;
③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 ④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 ⑤再改变斜面的坡度,重复第3步实验;
⑥由速度公式v=s,t,求出小车的速度,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莆田中考)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
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40.00__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__25.0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小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同一位置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BC__>__(选填“>”“<”或“=”)vAC。 请完成精练本第1页作业
第二讲 声的世界
中考考点清单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高频考点)
1.完成下面“声现象”表格中的空格。
声音产生 的原因 声音产生 的条件 声音传播 的条件 声速
【易错警示】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这是由于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出声音,而原来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仍然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2.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声不一定能听见;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速与介质的温度和种类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2.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__回声__。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__0.1__s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
发声体的__振动__ 一是得有__传声介质__ 二是发声体要__振动__ 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质__,__真空__中不能传声 声音在15 ℃的空气里传播的速度是__340__m/s
果达不到__0.1__s,回声就会与原声相混使原声__增强__。
回声测距: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其测距原理为s=1,2vt,其中t为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v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3.声音的接收 (1)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①生理过程
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②物理过程
发声体振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人耳接收到声波引起听觉 (2)人耳听到声音的两条途径
①空气传导:声波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②骨传导:用手堵住耳朵(切断空气传导),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身后的骨头或牙齿上,都分别听到了声音,这时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头、牙齿直接传入内耳的。也就是说,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利用的是骨传导。
声音的特性及影响因素(高频考点)
概念 影响 因素 描述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响度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振动幅度和声音的传播距离、分散程度 响亮或微弱 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 声音好听、悦耳等 振动频率 尖细或低沉
改变 方法 举例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尖锐刺耳 改变用力大小 震耳欲聋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易错警示】1.生活中常用的“大声喧哗”“引吭高歌”“震耳欲聋”等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2.日常生活用语中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者“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3.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晰准确,含义唯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4.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与直接听自己说话没多大差别。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别人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传来的,由于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的传声介质不同,两种传声方式所传播的声音的音色有所不同,听起来就不一样。
【考点拓展】音调、响度、音色 比较 辨析项 物理 意义 音调 指声音的____________(声音的粗细) 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 因素 ________决定,不同发声体若每秒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响度 音色 声音的________(声音的大小)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不同发声体可以调整振幅声音的____________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始终是不相同的,因为音色取决于______________,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