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5套精选试卷合集】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14.已知反应:CO+H2OCO2+H2,在—定温度下,容器中加入CO和H2O(g)各lmol,达到平衡时生成0.7mol
的CO2,若其他条件不变,再加4molH2O(g),再达到平衡时可能生成CO2为( ) A.0.6mol B.0.95mol C.1mol D.1.5mol 15.已知: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
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B.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16.根据下列事实:(1)X+Y = X+Y;(2)Z+2H2O = Z(OH)2+H2 ? (3)Z氧化性比X弱;(4)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e = W,Y-2e=Y,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Z>Y>W B、Z>W>X>Y C、Z>X>Y>W D、Z>Y>X>W
17.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图,其中两极区间的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Li1-xCoO2+xLi。关于该电池的推论错误的是( ) A.放电时,Li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 B.放电时,负极反应xLi-xe= xLi C.充电时,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充电时,负极(C)上锂元素被氧化
18.工业上常将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在下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1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上产生的是O2
B. 图2装置中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C. 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Cu>Cr D. 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流向Cu电极 19.如下图,有关铁钉腐蚀(除②外,电解质溶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液为食盐
-
2+
-+
+
+
2+
--2+
2+
2+
2+
2+
-1CH3OH 0.8 CH3OCH3 1.24 H2O 1.24 意图如LiCoO2
A. ①发生析氢腐蚀
B. ③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 若将⑥的Cu极换成不溶性电极,则⑥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腐蚀快到慢的顺序为⑤>④>①>②>③>⑥
20.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a为电源的正极
C.铅笔尖附近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红字是H放电, c(OH)增大造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15分) 2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B.2 L0.5 mol ? L-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 5NH4NO3
+-
1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
-1
-1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是由于该反应△H>0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已知2NaOH(aq)+H2SO4(aq) = 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
23.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0.03g,则合金中Cu、Zn原子个数比为( )
A、4:1 B、3:1 C、2:1 D、任意比 24.某反应2A+B
2C,其中A、B、C均为气体。如图所示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
示。则下列描述正
x轴表示温度,y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a、b、c三点如下图所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D.c点v正>v逆
25.如右图中,P为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分别向容充入2 mol X、2 mol Y,起始时,VA=a L,VB=0.8a L(连通
器A、B中各管的体积忽略
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3X(g)+3Y(g) 2W(g),达到平衡时,VB=0.6a 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中X的转化率为75% B.A中X的转化率比B中的低 C.平衡时A中混合气体密度比B小
D.打开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B的体积为1.2a L
非选择题(共45分)
2Z(g)+
26(12分)、A、B、D、E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相等。B、D、E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①所示,只有E元素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甲、乙、M、W、X、Y、Z七种物质均由A、B、D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只有M分子同时含有三种元素;W为A、B两元素组成的10电子分子,溶于水显碱性;甲、乙为非金属单质;X分子含有10个电子,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②所示。
B D E 图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惰性电极电解NaE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与甲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的A2、B2的混合气体放入1 L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 Pa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0 mol,其中A2为0.3 mol,B2为0.1 mol。则该条件下A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7(9分)、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 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________;
(2) 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肼(N2H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N2O4(l) ΔH1=-19.5 kJ·mol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2 kJ·mol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2O(l)===H2O(g) ΔH3=+44 kJ·mol,则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1
-1-1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Ⅰ.Ni(S)+4CO(g) Ⅱ.Ni(CO)4(g)
完成下列填空:
Ni(CO)4(g)+Q Ni(S)+4CO(g)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Ⅰ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的2L密闭容器中制备Ni(CO)4,粗镍(纯度98.5%,所含杂质不与CO反应)剩余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Ni(CO)4在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Ⅱ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平衡常数K增大 b.CO的浓度减小 c.Ni的质量减小 d.v逆[Ni(CO)4]增大
29(16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
NaOH 溶液 A B C 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