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经济学讲义

国际经济学讲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3:59:54

供给弹性。

应该指出,上述考察的只是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其分析带有短期的静态的特征。事实上,关税还会带来种种动态影响。比如,关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可以带来国内产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对某些停滞产业的保护,能够保护国内就业,保护国内经济的稳定等等。关税对国内经济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过度保护使得国内企业不思进取,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因此,考察关税的经济效应和关税对本国净福利的影响,必须结合经济发展的动态来看。

(3)对大国经济的净效应 由图8-4可知: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c+e) =e-(b+d)

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增加;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况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对比。

2.贸易大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分析

大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可以利用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予以说明,国际价格是过原点和均衡点E的一条射线,征收关税后的价格线显得更为平缓,经济意义上即为贸易条件向B国有利的方向倾斜,见图8-5。

YXO AYXO T BAYXOT'AYX

EBAYX B'AYXE'AYX O XO

图8-5 大国关税一般均衡

OA、OB为A、B两国的提供曲线,E为均衡点。B国征税后,X产品在B

国的价格提高,进口下降,由于假定B国为大国,所以X的国际价格下降,若A国对Y产品需求不变,B国贸易条件好转,OB变为OB',OT变为OT',此时B国用较少的Y可以换得较多的X。其中OT价格线变为OT'就是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一般情况下,大国在征收进口关税后,其保护作用往往并不强,这是由于出口国通过降低价格来抵消进口国的价格上升,以便保持自己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这样做的结果会抵消进口国征收关税的效果。因此,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保护效应比小国相对会小些。但是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导致的进口下降也比小国要少,得到的收益也就较大。

三、衡量关税的保护程度

前面我们用图示的方式说明了关税的经济效应,下面具体讨论一下衡量关税保护程度的方法。

若该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是从价税,那么可以用关税率来作为判别保护程度的标尺,如果收的是从量税,利用进口价格和关税额的差值去除关税额即可得到从价税率。但上述两种方法不仅需要严格区分大国和小国,而且没有考虑到对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某一产品征收关税的不同影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使用有效保护率这一概念。

有效保护指的是某一行业生产和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即附加值)受保护的情况,所以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ERPj?(Vj'?Vj)Vj?100%

其中ERPj表示j行业(或产品)的有效保护率;Vj和Vj'分别表示征收关税前后j行业(或产品)的国内生产附加值。下面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定某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8000美元,而该汽车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总价值为6000美元的中间投入品。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产品国内生产的单位产出附加值=8000-6000=2000美元。现在假定对该汽车征收25%的从价关税,对中间投入品不征进口关税,并假设关税不影响世界价格,那么征税后国内生产的单位产出附加值=8000×(1+25%)-6000=4000美元,利用有效保护率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汽车的有效保护率=(4000-2000)/2000×100%=100%。也就是说,对该汽车征收25%的关税可以使其国内生产附加值提高

100%。

如果对中间投入品也征收10%的关税,对汽车征收的关税仍为25%,那么征税后该汽车的单位产出附加值=8000×(1+25%)-6000×(1+10%)=3400美元,此时的有效保护率=(3400-2000)/2000×100%=70%。相比中间投入品未征收关税时有效保护率下降了30%,由此不难发现,即使汽车的关税不变,随着汽车中间投入品的关税上升,汽车的有效保护率将不断下降,甚至出现负保护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并不一致;其次,对某一特定的行业的保护不仅可以通过提高该行业的名义关税率来实现,还可以通过降低其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关税来实现。

四、最佳关税论

正如我们在前面借助图8-1-4所分析的那样,当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后,其贸易量减少,但其贸易条件却改善了。由于大国征收关税导致贸易量减少,也将减少该国的福利,而贸易条件的改善又能增加该国的福利。在某些情形下,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其成本(生产和消费扭曲),这就需要讨论最佳关税的问题。

最佳关税(optimum tariff)指的是这样一个税率,它使一国贸易条件改善所带来的收益在抵消其贸易量减少所带来的成本之后的净所得实现最大化。即以自由贸易为起点,当一国提高其关税率时,其福利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佳关税率),然后当关税率超过最佳关税率时,其福利又逐渐下降。最终这个国家又将通过禁止性关税回到自给自足的生产点。利用前面的图8-4和这里的图8-6可以对最佳关税作一直观的说明。

社会福利

A 最佳关税t* 禁止性关税t0 关税率

图 8-6 最佳关税

由于图8-4中所说明的是一个贸易大国,横轴代表商品供求数量,纵轴代表商品价格。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商品的消费总量为OQ2,单位商品的价格是

PW。现假设政府征收进口税,于是,国内商品的价格提高到PT,消费总量也下

降到OQ4。此时,消费者剩余减少了,数量等于面积a+b+c+d。其中,a转化为国内生产者的剩余,c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净福利损失是b+d。但是,关税同时也迫使外国出口厂商降低商品的价格,即该国对单位进口商品支付的价格降为P'W。这样,该国因外国商品降价而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即图形中的面积e部分。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增加;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减少。

对于大国而言,在一个足够低的关税率下,贸易条件改善的收益就会超过其成本。因此,大国实行低关税政策的社会福利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要大,但是随着关税率的上升,其成本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利益增长速度,以至社会福利水平相对于关税率的曲线转头朝下。关税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图8-6中的t0)会完全排除贸易从而使社会福利恶化到不如自由贸易的水平。关税率如果超过t0后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福利将不再产生影响,因此曲线走平。

如图8-6,在曲线上对应于关税率t*的点A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此即为最佳关税率(根据传统意义,最优关税率通常都是指贸易条件改善论中认为的最佳关税率,而非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的最佳关税率)。由图8-6可知,最佳关税率总是正值但小于使人们不再进口的禁止性关税率t0。

简而言之,对大国而言,存在着一个最佳关税t*,在这一点时,图8-4中的e=b+d,即从贸易条件改善中获取的边际收益正好等于生产与消费扭曲带来的边际效率损失。

随着关税的征收,一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而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却恶化了。因为它们的贸易条件与征税国是相对的。面临着更低的贸易量和恶化的贸易条件,贸易伙伴的福利无疑会下降。结果是,其贸易伙伴极有可能采取报复行动,也对自己的进口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当它的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其挽回大部分损失后,它的报复性关税无疑又会进一步减少其贸易量。此时第一个国家也会采取相应的报复行动,如果这个过程持续下去,最终的结果通常是所有国家损失全部或大部分贸易所得。

搜索更多关于: 国际经济学讲义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供给弹性。 应该指出,上述考察的只是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其分析带有短期的静态的特征。事实上,关税还会带来种种动态影响。比如,关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可以带来国内产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对某些停滞产业的保护,能够保护国内就业,保护国内经济的稳定等等。关税对国内经济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过度保护使得国内企业不思进取,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因此,考察关税的经济效应和关税对本国净福利的影响,必须结合经济发展的动态来看。 (3)对大国经济的净效应 由图8-4可知: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c+e) =e-(b+d) 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增加;当e<(b+d)时,征税国净福利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况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贸易条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