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18最新审定) - 图文
1、理解第一二句
在课件出示,教师配乐范读,古筝音乐。
师:孩子们,有句话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我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你好像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
生:自由说。
师:二月天是什么意思?
生:二月份,(恩!农历二月,那是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时节) 师:在早春时节,你看到了??
生1:小草长出来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儿) 生2:黄莺飞起来了。(几只欢快的黄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歌唱着) 师:还看到??(引导说柳树)你看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 生1:轻轻摆动!
生2:跳起优美的舞蹈。(是啊!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柳树怎能不迎风起舞。它还用自己碧绿柔长的柳枝轻轻抚摸堤岸呢。难怪诗人说:“拂堤杨柳”、“杨柳拂堤”。)
师:我们一起做个柳枝轻轻抚摸岸边的动作好吗?(生边读诗边轻轻摆动手臂)
师:我想此时不光你的手臂在舞动,你的心也一定在舞蹈。带着这种情感再读:“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想到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上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天空中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好像都很欢畅。岸边的杨柳碧绿柔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堤岸。薄薄的春烟轻轻笼罩着春天的美好景物。
师:听你们的朗读让我忍住不感叹,啊!春光??
师:这如诗如画的春光真美啊!真迷人啊!真让人陶醉啊!(板书:醉) 师: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和杨柳一同陶醉吧! 配乐朗诵诗歌:男女比赛(学生评价)齐诵, 理解第三四句
1)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的脑海又会有什么画面浮现?有没有不懂的?对你的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2)抽生交流
儿 童\\ 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师:散学散学就是??? 生:放学。
师:孩子们放学早早地回到了家,他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放风筝。
师:从这“忙”字你感觉到孩子们???如果是你,放学回到家,天气特别好,春光无限美,几个小伙伴说要去放风筝,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交流(激动、急切、迫不及待、高兴、欣喜、兴奋、快乐)所以诗中的儿童放学回到家就急急忙忙地要去放风筝。他们呼喊着、嬉戏着、追逐着、欢闹着。看来也被这欢快明朗的春景陶醉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四、合理想象,感情升华 师:你们想去放风筝吗? 生:想。
师:好,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让我们趁着温柔的东风,去放风筝,放飞快乐的心情,放飞心中的希望!(播放放风筝的图片和歌曲)
让我们像彩蝶一样轻盈欢畅。 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像凤凰一样美丽高贵,绚丽辉煌! 像巨龙一样气吞山河,豪情万丈!
让我们更像图中的孩子一样尽情追逐,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师:哇!老师被你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声陶醉了!
从图中孩子们的脸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他们也被这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春天陶醉了!(板书:醉)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美丽动人的春天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生答喜欢)
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希望。 师:现在请你和我一起闭上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高飞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心灵,美美地,醉醉地背一次。(生练习背诗)
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醉了,真的陶醉了!(板书:醉)
五、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师:孩子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得太棒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就醉在这样一个诗意的春天里,我要把另外一个诗人表现春天的古诗送给你们。它叫《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看看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季节,和《村居》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我想,这诗意的春天一定也打动你了,一定也拨动了你的诗弦。把你载录下来的描写春天的好诗好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1:二月春光好,大地杨柳飘。人醉物也醉,心随纸鸢飞。 生2:我的心随着风筝越飞越高。
生3:春天像一个永远有酒的坛子,永远也喝不完。
生4:一只风筝,一边牵着一片童心,一边牵着一个五彩的春天。
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孩子们,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 六、作业设计
1、我能把这首小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根据工具书及读诗方法,认真读《宿新市徐公店》。 七、指导书写,作品展示
忙:提醒大家该怎么写把这个字写好?——书写,交流,展示。
1古诗二则《咏柳》教学设计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一首描写初春二月柳树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课前交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一、导入
1、揭题:是啊!春天就是那声声清脆的鸟儿的歌声,春天就是那缤纷的野花,春天就是那枯了又荣的青青草,那么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咏柳》这首诗。(板书课题)强调“咏”的写法。
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骆宾王的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 的意思就是——
[设计意图:轻轴拨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课前交流生活发现、欣赏名句、走近作者,活跃学生思维,快速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领其对柳树产生初步的美感以及急于学习本诗的期待,让学生更自然地进入诗意课堂。]
二、通诗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遍,读第一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
一字不差;读第二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通顺。听明白了吗?开始。
2、读完了吗?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碧玉”“妆成” “丝绦” “裁出”
“碧玉”指的是——青绿色的玉石,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小家碧玉”吗?指的是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是宝石,亦是美女,你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把这种感觉送回词语中再来读读!“碧”是我们要求写会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一个姓王的人和一个姓白的人一起坐在石头上)那这两个人怎样才能坐稳当呢?可要防止从石头上掉下来啦!仔细观察这俩人,看看有新的发现么?指导书写:王字旁最后一笔变提,斜斜身子给白让位子,石的横写平,好让上面俩人坐稳当,口要写得扁才能更稳当。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生书写生字)写好了吗?同桌互相欣赏欣赏,看看写正确、写漂亮了没有?相互击掌庆祝一下吧!欣赏别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本领,你们都学会了!
“妆成”是什么意思?(打扮)你觉得在你的身边哪些人最爱打扮?看来爱打扮是女性的天性呀!一起美美地读!
“绿丝绦”是指?你们都知道,看来都会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词语这种好方法,奖励你们一起再读一遍这个词语,有个小小的要求,要让老师的脑海里能浮现出这充满生机的绿色,能做到吗?一齐读
“裁出”“裁”容易和那几个字混淆?(栽、载)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分他们么?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强调“衣”,空间很小,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一笔捺变点,让出位子来。强调后面的笔顺)和刚才一样请同学们在生字栏的旁边工工整整写一遍。写后同桌鉴赏!
3、听到悦耳的击掌声,看来你们写字的本领都很强,把这些词语送回诗句中,老师要来领教领教你们读诗的本领怎么样?
4、谁率先来读?好,请你!(果然读准了字音,字正腔圆,如果把“绿”的颜色在凸显一下,让我们能看见这美丽的色彩,就更好了。)谁再来读?(不错,注意了停顿,要是读得再舒缓点,融入你的感情,就能更有读诗的味道啦!)还有谁想读?如果你就是贺知章,你当时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我们一起来读!争取读出诗人的味道来!
三、品诗句。 1、品“咏”
诗人啊诗人,你对柳树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孩子们你们读出来了吗?(抽多生说)你是从诗中哪个字看出来的?[赞美/咏]
2.品“咏”柳树和柳条
①作者从远处看柳树,起初看到了什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借助刚才词语的理解,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作者是赞美了柳树的什么特点?[高] 引领学生齐读这句,读出“高”的特点. “一树”仅仅是指一棵树吗? “一”在这里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那么“一树”指什么?[满树.] “绿丝绦”指的是?真的有一万条柳枝吗?“碧玉”是宝玉,是美女,作者把什么比作碧玉,比作美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③这么美的柳树姑娘,谁来用你的朗读赞美她!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尽情赞美柳树吧!
④引导想象: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欣赏书上的插图,静静地听老师读。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柳树,说说?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美丽场景呢? 在高高的柳树下,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把画面读成诗吗?
3、品“咏”柳叶
①作者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他不禁走近柳树感叹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产生了疑问,该怎样读?作者恍然大悟,读出来!
②那这两句作者又写了柳叶的什么特点?[细]是采用了怎样的形式写的?[自问自答]
③那数不清的柳叶,真是春风剪出来的吗?这是作者的巧妙想象, 让我们仿佛看见春姑娘用灵巧的一双手,剪出了这些柳叶,多神奇呀!作者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什么的赞美?(春天)
④引导想象:孩子们,让我们边读,边做做动作。想象一下,春风剪开柳叶,柳叶在春风中翻飞飘舞的情景是怎样的?(抽生回答)柳叶和春风又会怎样友好的对话呢?
⑤其实,春姑娘创造的又何止这精致的柳叶,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回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桌合作,运用“不知[ ],二月春风似[ ]”的句式,来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同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表扬:你的想法真独特!想象力真丰富呀!比喻多贴切呀!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咏”,通过品词赏句、大胆想象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进一步亲历诗
人的情感世界,更好的品位出诗中的几个贴切比喻,体会到柳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四、入诗境
1、孩子们,古诗学到这儿,此时我们再看看,在作者贺知章的笔下,春天又是什么呢?是啊!是碧绿般的柳枝,是裁剪出千万片细叶的春风啊!
2、巧妙整体连接。从此,我们和诗人贺知章不再陌生。我相信大家以后在春游旅游或在上学放学的途中,当你看到有很多树木时,一定会去看看一种树,这就是[ ] 。当你看到柳树时,一定会记起一个人,这就是[ ]。当你记起贺知章时,一定会轻轻吟诵起他写的一首诗,这就是[ ]。
3、这么美的诗句,能背下来了吗?请你,不过老师对你有个小小的要求,你要用你的诵读,让老师和其他的孩子们脑海里能浮现出这美丽的柳树姑娘,你能做到吗?其他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聆听,感受感受!生背诵。你的脑海里有画面吗?怎样的画面?你呢?你呢?谁认为你能超过他,来试试,老师送你句话:只有入情入境,才是朗诵的上上之道,听明白了吗?开始!
4、让我们把画面带到古诗里,闭上眼睛,一起背古诗。 五、融诗情
1、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的柳树的诗篇.下面齐读这些经典的诗句。出示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2、在指名回答后提问:为什么写春天总会写到柳树呢?(借柳树赞美春天) 3、我们再来看看在诗人杜甫的眼里,春天又是什么? 出示:《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结下课: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剪开杨柳叶的春风,是万物的源头!让我们齐声诵读《咏柳》,把自己最美的歌颂送给春天!
板书:
《咏柳》 贺知章 赞美柳树 歌颂春天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