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语文试题集
C、《蔡文姬》 D、《女神》 正确答案:D
题号:2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 内容: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论据,是为了说明()。 A、选择材料要突出文章主旨 B、选择材料要抓住典型细节 C、安排材料要做到层次清楚 D、安排材料要做到轻重分明 正确答案:D
题号:2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3 内容:
议论文包含的要素通常有()。 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E、论断 正确答案:BCD
题号:2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 内容:
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正确答案:A
题号:3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在《论学问》中,培根用“射箭有益于胸肺”来证明“精神上的缺陷”都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 正确答案:C
题号:3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 内容:
《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莫泊桑
25
B、契诃夫 C、托尔斯泰 D、欧·亨利 正确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B)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D )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D )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C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B )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是(C ) A、比喻 B、拟人 C、 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D )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C)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26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1、齐王使使问赵太后。 问: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兵:
3、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入那? 蕲:
4、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
5、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当:
6、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本:
7、索青缭白,外与天际。 际:
27
8、又立向所立厩中。 向: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阑干:
10、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淹留:
五、翻译题(翻译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语句。每句 1分,共5分)。
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其肤:
2、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白:言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A、急诣部,如书: 、 B、或失道,后大将军:
3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舞幽壑之潜蛟 B、 泣孤舟之嫠妇
六、简答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
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2、《宝玉挨打》中;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香市》一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的今昔变化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七、简析题(第1、2、3小题各5分,第4小题6分,共21分。)
1、读李大钊《今》中的两段文字:
为什么“今”最可宝贵妮?“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咋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 B、这两段文字有何内在联系?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