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安徽三联学院毕业论文
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3.1 财务造假样本分析
表3.1 财务造假样本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公司名称 行业 上市时间 1993年9月 1998年4月 1999年7月 1994年3月 1998年12月 2005年8月 2013年9月 2001年7月 1997年5月 2010年4月 2007年5月 2011年12日 2011年11日 上市板块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劵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海南民源 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 银河科技 电子生产与销售、电子系统自动化软件与开发等 科龙电器 开发、制造家用电器等 长虹电器 家电、电子产品以及零配件等 沈阳黎明 服装、原材料开发设计 亨达皮业 皮鞋、拖鞋、包、服装等加工 美的集团 家电制造业 夏新电子 主营数字硬牌、相机 云南绿大地 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移动通信高端产品为主 新亚药业 研发与制造医药为主 攀钢系 钛原料、钛加工 万福生科 稻米深加工 勤上光电 经营光电产品 而以下是12家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最终的处罚和结果: (1)海南民源。在2002年,琼民源财务造假行为受到相关机构的查处,最终该公司暂且停止上市,该公司董事长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2)银河科技。银河科技在2004年出具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以后,公司账面价值出现了5.33亿元的巨额窟窿。针对银河科技的财务造假行为,证监会对该公司进行警告处分,并处以50万罚款,并对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处以5万元罚款,同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科龙电器。2005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对科龙电器进行查处,并处罚款60万元,并实行永远性禁入市场,并且对股皱军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严支忪处以20万元的罚款,其他责任人员处以不同罚款额,并且追究其刑事责任。
3
安徽三联学院毕业论文
(4)长虹电器。四川长虹的造假行为遭到举报,引起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范德军因涉嫌在长虹电器任职期间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公安机关拘留。 (5)沈阳黎明。在ST黎明造假行为表现在编造虚假会计资料、虚增利润,最终被财政部辽宁特派办查处,沈阳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分局于2001年1月11日开始对该公司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税法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沈阳市国家税务局调查结果显示,对该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应补缴增值税1618万元、罚款6万元的处罚,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至缴款当日止补缴滞纳金。
(6)亨达皮业。2010年8月17日,青岛亨达股份即将接受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7)美的集团。专项检查表明在高效节能空调的推广中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对其的法律责任有待追究以及进一步调查。
(8)夏新电子。夏新电子尚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被查处,从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到勒令退市,从一个手机巨头沦落资产重组。
(9)云南绿大地。绿大地造假行为被查处,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向云南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绿大地被暂停上市,财务总监、财务顾问等相关负责人分别处以2年到6年不等有期徒刑和罚金。
(10)新亚药业。上海医药上海医药登陆H股后在两次大型的收购案中都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已经被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调查,因财务审计丑闻致使年审迟发,股价急跌并停牌至今。
(11)攀钢系。攀钢系未按照规定确认成本和费用,其中最大的股东鞍钢面临损失百万的风险。
(12)万福生科。万福生科在2011年和2012年下半年中虚构高额收入来操控股价。2012年,针对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中国证监会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上市公司万福生科被中国证监会处以30万元的罚款。
(13)勤上光电。勤上光电未能及时披露信息,2012年一季度业绩呈下滑趋势,证监会在立案侦查中。
4
安徽三联学院毕业论文
3.2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3.2.1 虚增利润
在财务造假行为中,虚构收入是最为严重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的三种方式:一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白条出库,作为销售入账。
提前确认收入包含四种情况:一是不适当使用完工百分比法;二是在存有重大不确认收入时确认其收入;三是仍然需要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出销售发票,以使业绩完美化。以下案例就是上市公司虚增收入和收益,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保持三年利润水平的连续增长才可以发行股票,这给万福生科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持股票的顺利发行以及顺利进行融资,万福生科在拓股说明书中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将一个不成熟的上市公司伪造成一个突出的稻米深加工企业,从而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
还有上海医药为了使新亚药业实现亿的目标,于是参照证监会的要求,上药“悄悄”地以现金补足的方式将新亚的利润增加到了一亿元。证监会在查处上药时,广泛搜集资料,最终在2011年的年报中发现了货币资金当天的大幅度减少,最后证实了上药通过注入现金虚增新亚的利润[6]。
除此之外还有“琼民源”也虚报高额收入,高达56600万元,该公司在尚未缺少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以及他人签订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非法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总共虚假编造了56600万元的收入。 3.2.2 不按照规定确认成本费用
推迟将费用费用转化为成本;将本期应该确认的收入推迟到后期;并且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当期需要转销的损失推迟到后期等等。针对“攀钢系”的财务造假事件,根据攀钢钒钛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可以猜测出一下几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管理费用,该公司在2010年的管理费用为32.19亿元,下降了百分之二十,而期间所减少的管理费用均为该公司2010年税前利润的77%,针对攀钢钒钛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的现象,该公司的解释主要是内退人员预计负债减少以及公司压缩费用开支。而事实上,压缩开支这一说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等不但没有减少,而这些费用都是
5
安徽三联学院毕业论文
属于公司压缩费用开支的一部分,和2009年相比,这些费用其实并没有减少,反而分别增加了14%、12%、27%,实际上,管理费用中“修理费”和“其他”减少最少,比2009年下降了33%和36%,下降的数额分别是5亿元和2.6亿元,同时,2010年修理费用占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比例是3.36%,与2009年比起来,下降的幅度为5.1%,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攀钢钒钛公司的修理费用下降了33%,而同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却增加了13%,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增长是不符合逻辑的。攀钢钒钛将一部分费用提前在2009年确认,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2010年的费用。最终达到提高公司2010年利润的目的。攀钢钒钛的行为就是不按照规定确认成本费用。还有就是四川长虹1998年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出重庆百货大楼1998年末的应收票据为6.658亿元,而在当年重庆百货自己的报表中,应付票据仅仅为9494万元,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完全不相符。此外,1998年四川长虹在应收票据中至少还有两家不属实,根据相关记载,四川百货有限公司和四川省闵中市家电有限公司分别以七亿和八亿左右在票据中记录。而事实上,该记录是假的,四川省销售回款明细和近利数据证明该年度四川省范围内还没有一家经营长虹电子产品过3亿的单位。四川长虹除了有虚构商业汇兑汇票外,材料中还显示,1998年,四川长虹还存在重复记录销售收入的行为,这部分的金额达到了20亿元。 3.2.3 利用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
就理论来说,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与财务造假并不存在必然紧密联系,倘若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确认以公允价格来定价,并且在财务报表中根据会计准则做恰当注释。则对信息使用者不会产生影响。但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都按照协议价格。根据公司的需要来决定价格的高低。关联方之间利润会发生转移。例如科龙电器曾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金转移,经过调查,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与格林柯尔相关联的交易事项。2003年和2004年也尚未披露使用巨额资产的事项。顾雏军进入科龙以后,开始着手收购新设控股子公司,并且倾力打造“科龙系”,其中主要是有数家上市公司和各地的子公司组成的。在案发当天,科龙已经有37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和28家分公司。科龙与格林柯尔之间有资金转移的现象,科龙公司利用在银行设立的500多个公司进行资金转移。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格林柯尔有关公司侵占科龙电器总共34.85亿元,通过对科龙的不断剥削,最终来满足自己不断进行扩张的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